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河北省工商联在精准扶贫中靶向施策的有益探索

“基金会+”起航

2019年05月31日 09:03 | 作者:刘艳 王金晶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领导重视,组织得力,精准对接,方法有效。”

4月1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在《河北省工商业联合会关于“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开展情况的汇报》材料上作出了上面16个字的批示。

究竟是什么样的方法能得到高云龙主席的肯定?

C20190531001-zx6

河北省工商联主席刘劲松告诉记者,“发起成立基金会,并以基金会为工作抓手,是我们在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

在河北省工商联的指导下,2018年8月,由10家河北本地的民营企业发起成立了河北省中冀扶贫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参与单位近百家,募集资金近1亿元。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基金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将企业抗风险能力、基金会资金保值增值、农户稳步脱贫有机结合起来,使资金变得高效而可持续。

精准扶贫

为啥要成立个公益基金会

工商联是民营企业的娘家,作为河北省工商联主席的刘劲松深知企业参与扶贫的长短板,“民营企业参与扶贫,捐钱、捐物都愿意,但是企业捐的钱是否用到了该用的地方,贫困地区最缺的不只是钱,最缺的是产业。而产业扶贫对于一些大的企业来说相对容易些,但对于一些小企业,小量资金起不到聚沙成塔的作用,没有用在刀刃上,有的也缺乏适配性。另外,还有一些企业与政府间缺乏有效沟通机制,企业不能及时了解扶贫优惠政策和贫困地区的需求。”

的确,在产业扶贫中精准发力、靶向施策不只是一句口号,关键是怎样能用到实处,能够力出一孔,更能利出一孔。

而关于适配性,在刘劲松看来,由河北省工商联作为指导单位成立的河北省中冀扶贫基金会不仅应时而且应势,“主要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项目让某一家企业来投入,风险比较大,而且并不是每家企业对于具体项目都具有良好的适配性,这就需要有个平台帮助企业与项目进行匹配。我们想建立一家基金会,这不是某个企业的,而是河北省所有民营企业可以共同参与的,这样有助于它们取长补短,合力做好一件事。”

其实,发挥工商联联系民营企业的优势,成立公益基金会助力扶贫在刘劲松心中盘算已久。刘劲松进一步解释道:“基金会作为扶贫项目出资方降低了单个企业投资的风险,基金会委托专业企业进行运营和管理,保证了项目的良性运营。这样一来,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有技术的出技术,民营企业在基金会的平台上就可以实现精准扶贫的共同目标。”

对于如何理解民营企业在基金会的平台上所发挥的聚合作用,分管扶贫工作的河北省工商联副主席张京红则是深有体会,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大多是自然资源缺乏没有产业基础的地区,而这些深度贫困地区见效最快的就是种植和养殖。自去年8月份基金会成立以来,基金会与基金会理事单位千禧鹤集团在河北隆化投资养殖肉牛,直接带动近3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并确保不返贫。

“除带动绑定到这个项目的近300户贫困户外,还能惠及青储等养殖链条上的贫困户。”张京红说,“由产业带动的脱贫让贫困户心里有了底,知道今天怎么过,也知道明天怎么过。”

从绒山羊养殖项目

看基金会的平台作用

如果把基金会在河北隆化肉牛养殖项目中的扶贫投资行为定位为有益补充,那么,位于张家口市阳原县东白马营村的绒山羊养殖基地的建设运营则是由基金会为主导的项目。而这个项目的背后,则是那些出力不出名的河北省工商联的领导与工作人员们。

由石家庄开车一路高速,到阳原县城正好用了4个小时的时间,陪同记者到阳原实地采访的是河北省工商联经济联络处的张帆与基金会秘书长齐建伟。

“这个项目从规划到实施我来过4次了。”在河北省工商联有着10年工作经验的张帆对阳原县东白马营村的项目并不陌生,“这个点是我们省联的定点扶贫村,说是河北张家口的,其实离山西大同更近,很多当地人的车牌照都用大同的。”

阳光白得耀眼,驻村第一书记张彦梅和金勇在村委会的大门前等着我们一行人的到来。张彦梅和金勇都是河北省工商联的干部,他们是河北省工商联第二批驻村工作队成员。

“是先进村里,还是先到羊场?”

“到羊场吧!”

位于村西头的羊场占地77亩,“基金会流转了14户村民土地,包括土地流转、基建、买羊等费用,共投入资金约1000万元。”齐建伟介绍说,“目前存栏的绒山羊有2000余只,其中除购置了一部分种羊外,与基金会合作的从绒山羊养殖到生产销售羊绒制品的全产业链企业红太集团还捐赠了一部分种羊。”

在齐建伟看来,虽然羊场的基建配套还需要一些时间完全建好,但养殖场目前已经初步具有自我繁育、养殖、剪绒的能力。

“今年共剪了大约两吨半的羊绒。”刚刚被褪去“棉衣”的绒山羊正起劲地吃着饲草,另一边还没长大的小羊羔正在羊圈里欢蹦乱跳。好一幅田园牧歌!

张彦梅告诉记者,在帮助村民增收方面,组织农户土地经营流转“获租金”,农户加入合作社“持股金”,贫困群众就近打工“挣薪金”,基金会、合作社、企业共同发力,实现“一地生三金”,形成“村集体增收,合作社发展,企业壮大,农户致富”的良好机制。

河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郭翠朵对东白马营村产业扶贫项目建设装在心里,抓在手上,多次到村进行现场指导,协调帮助解决羊场建设中的困难问题,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其实,眼前的果实却是来之不易。

由于东白马营村地处偏僻,当地没有产业基础,村里只有300亩水浇地,其它的旱地基本是靠天吃饭,有些地随便地撒些种子,有些地干脆就撂荒了;一些年轻劳动力基本上都出去打工或到县城生活,在村里住着的都是一些老人。

“在基金会成立前,我们也找了一些企业到东白马营村考察,不是有实力的企业不做养殖种植,就是适合做的企业承担不了投资失败的风险,一个普通企业是很难具备一条完备的产业链的。”只有在东白马营村这样的地方,才会理解刘劲松为什么一定要以基金会为抓手来发挥平台作用的关节点在哪里。

可谓羊场一小步,扶贫一大步!

作为基金会的秘书长齐建伟则一直是在公益扶贫的大路上快跑着。其原因就在于,河北省中冀扶贫基金会的独特性,而独特就是没有可参照。

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由多家民营企业共同发起的公益性基金会屈指可数,而发展方向又是围绕民企扶贫。

“即要保证公益性,又要有收益,还要达到扶贫的目的,找这三方的平衡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齐建伟直言,“如何能让投资安全有效并能够惠及贫困群众,就成为基金会投项目的第一个出发点。也因此,项目的选择一定要慎之又慎,既要合理合法又要切实有效。”

教育扶贫

是“全覆盖”的重要途径

记者在河北省工商联提供的一份材料中看到:河北省工商联联合河北省扶贫办、河北省政协办公厅组成调研组,逐一深入206个深度贫困村开展调研,全面摸清深度贫困村的具体情况。

对此,刘劲松对于工商联扶贫工作提出要“全覆盖”。

作为抓手的基金会又是怎样做到“全覆盖”的?

面对基金会成立时间短、工作人手少的实际情况,基金会理事长邹家立与河北省工商联领导商量决定走教育扶贫的路子。齐建伟告诉记者:“这206个深度贫困村,主要分布在隆化、丰宁、张北、阳原等10个深度贫困县,而这些县都有职教中心。基金会要做的就是通过资助职教中心的学生实现教育扶贫的‘全覆盖’。”

基金会的具体做法是走差异化的路子,即资助“边缘贫困学生”。

据了解,国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三免一助”政策,即免学费、免住宿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而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只享受“一免一助”政策,即免学费,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

“这些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学生可以享受‘一免一助’,我们本着尽量公平的原则,计划向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学生再提供1000元的助学金,让他们基本享受到‘三免一助’的帮扶待遇。”齐建伟表示,“根据目前统计摸底的情况,大约有2200多名学生将受到基金会的扶贫资助。这批助学善款马上就将拨付。”

此外,中冀扶贫基金会结合张家口地区冬季运动、旅游项目的优势,还在筹划与阳原、蔚县等县职教中心合作,招收深度贫困村的学生成立“中冀冰雪班”,培养冰雪专业学生,服务冬奥会。

齐建伟告诉记者,“目前计划是在阳原招收1个班、蔚县招收2个班,每班50人,每人每年资助3000元。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将有较好的就业空间,能够有效防止贫困户脱贫后返贫。”

尽管基金会在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方面匠心独具,做了很多尝试,但是从目前状况看来,产业项目周期较长,利益主体较多,教育扶贫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很难独立支撑区域脱贫致富。

为此,河北省工商联和中冀扶贫基金会在进一步巩固、扩大扶贫成果方面也有所思考。

刘劲松以绒山羊养殖项目为例向记者表达了这方面的设想,“如果把产业链加长,从卖简单的羊绒到加工成羊绒衫,利润空间就会成几何倍数增长。”

如果刘劲松“爱心羊绒衫”的设想能变成现实,“让商品产生的利润,再回到基金会用于贫困帮扶。”基金会可以自身造血,未来的路将无比宽广。

■相关链接:

2018年以来,河北省工商联精心组织、全力动员全省民营企业投身“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推进扶贫行动提质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共组织6554家民营企业(商会)参与行动,投入资金38.17亿元,帮扶9763个村,惠及贫困人口68.40万人。

●周密组织,强力推动,进一步调动民营企业参与“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的积极性

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工商联和河北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推进“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会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一起抓,机关全员全力抓。会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主席办公会议、党组会议研究布置,听取汇报,督促调度,及时解决问题,推动“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扎实开展。

精心组织安排,进一步明确分工,卡死责任,压实担子,推进了扶贫行动全面提质增效。

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加大对各地扶贫行动开展情况的督导检查力度,结合会领导分包联系市县工商联、直属商会分工,将督导扶贫行动进展情况列为会领导到联系点蹲点调研的固定内容,并及时反馈督导意见,促进整改落实,有力推动了工作进展。

●把握重点,精准发力,选准“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主攻方向

深入贫困地区调研考察。由会主要领导带队,多次组织中冀扶贫基金会、部分民营企业深入丰宁、围场、阳原、蔚县、大名等贫困县开展调研,与当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县直部门、民营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面对面征询贫困群众帮扶意见,深入探讨民企参与扶贫的新思路新举措。

发动民营企业精准对接。坚持自愿参与、量力而行的原则,既做好教育引导、鼓励动员工作,又坚持不搞“拉郎配”、不搞摊派,得到了广大民营企业家的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

集中力量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的工作力度,多次研究帮扶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事宜,谋划开展“访促助建”活动等。

●创新模式,集聚资源,为“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注入新动能

发起成立中冀扶贫基金会。我会创新组织民营企业参与扶贫行动的模式和渠道,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和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组织10家民营企业发起成立了河北省中冀扶贫基金会,为带动更多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支持脱贫攻坚树立了典型示范。

争取京津民营企业扶贫支持。密切与京津工商联联系,积极协调京津民营企业助力河北脱贫攻坚。

加强与省政协扶贫合作。主动加强与省政协的沟通联系,共同开展脱贫攻坚相关活动,寻求工作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摘自《河北省工商业联合会关于“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开展情况的汇报》

编辑:秦云

关键词:扶贫 河北省 工商联 民营企业 基金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