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文化产业园要走精品发展之路

2019年06月14日 09:32 | 作者:王金晶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由中国文化产业园区联盟主办的第十四届北京文博会文化产业项目推广与商务合作推介会暨2019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与合作年会日前在京举行。在会上,多位受访者对记者表示,随着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及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中国的文化产业园区展现出了较强的发展活力。在未来,走精品发展之路才是文化产业园的生存之道。日前,记者探访了北京的几家文创园。

绝大部分的文化园区是在城市废弃的空间里崛起。城市旧有车间、仓库、工厂等经过重新设计和改造是文化园诞生的一大途径。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这种空间因其相对较低的办公成本,成为孵化文创产业小微企业的摇篮。

穿过繁花似锦的中心花园,北京“东枫德必WE”人工智能创新基地副总经理董黎旻在咖啡厅落座,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轻松的工作环境是德必经营的园区日常场景。在这个场景下,一个经济生态系统在悄悄运营,如同自然界的蜂群,各有各的工作,繁忙而有序。据不完全统计,德必运营的全球70个文化园区就服务了2.2万多家企业、超过10万的白领人群,其中不乏美团点评、Wework、言又几等明星企业。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寺街91号的文创园负责人雷晓燕告诉记者,文创园曾是北京早期的电车修造厂,1924年北京第一辆有轨电车在那里组装完成。也曾用作海鲜交易市场、古玩市场、艺术品交易市场等。后来,经过米兰世博会总规划师博埃里的设计改造,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户户有庭院、家家有花园的创意办公空间。

2017年,正是看中了这里特有的地理优势和视觉体验,北京冠亚伟业民用建筑设计公司从西城区搬到了园区办公。企业负责人赵小姐表示,文创园与冠亚伟业十分吻合,搬到园区办公后,企业服务的客户也都很愿意来这里洽谈合作。

文创园为企业提供共享办公空间、共享休闲区域等服务空间和设备,让入园企业能够以极低的成本获得自己所需的服务。园区丰富的社群活动也促进了企业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交流、互动。

董黎旻说:“去年一年,仅德必在各个园区组织的社群活动就有3000场之多,有不少企业也因此获得了实质性的成长。”创业者袁文阳和他的北京西席文化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

袁文阳的公司进入文创园时,是在共享办公空间租工位办公。短短不到1年时间,他们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独立办公空间。袁文阳是“华语辩论世界杯”赛事的发起人之一,怀揣创业梦想的他而今通过参与园区社群活动,获得了不少活动策划和执行的订单。而他发起的“青春党建”系列活动,也已经成为园区年轻人踊跃参与的活动之一。

在园区里,孤立的个体慢慢凝聚为一个和谐共生的整体。小微企业如同小树小草小花,共融共生,已构建起一个生生不息的经济生态空间。

“初期的文创园因为没有经验,经营较为粗放,数量也较少。现在,全国的文创园已经有2000多家。经过多年积累以及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文创园是到了提质增效的阶段。”中国文化产业园区联盟秘书长张合军在会上对记者说。

张合军认为,未来的文化产业园应当是创意园区、创意街区、创意景区、创意社区的集合体。“在园区运营方面,当下的文化产业园区已经发生了从单一空间出租到品牌环境营造、从单纯产品制造到主题内容创造、从单独运营收益到与资本运作相结合的转变。”

例如智能+,智能化已成为新一代文化产业园区的重要标志。“微语言”入驻文创园后实现企业二次飞跃。微语言副总裁石浩辰说:“目前,微语言正在英语网络外教的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形式,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教育中去,力图为每个学员建立‘自适应教学体系’,生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块,以精准提升学习效率。”

像“微语言”一样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实际产品中的企业在文创园中并不少见。几何科技、泡泡足球、玄武科技等一批高科技企业的入驻,也使得园区越来越智能化。

“AI智能园区的定位要求运营商在选商入驻时就特别注重企业是否具有‘智能+’的产品应用和发展规划;我们也在努力在软硬件方面构建自己的智能服务体系,自主研发的APP和相关系统也会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董黎旻说。

对此,中国文化产业园区联盟轮值主席贾波对记者表示:“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已经具有了智慧输出、旅游景点、商业应用等综合功能。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有自身的特点,不能过分强调规模,而要有精品意识,园区的运营需要精细化管理,需要为企业做贴心服务。当下我希望中国文化园区的数量能适当减一点,质量高一点,互联多一点。”

编辑:秦云

关键词:文创园 文化产业园 精品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