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实施快递行业失信主体黑名单正逢其时

2019年07月11日 14:36 | 作者:唐伟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7月9日,国家邮政局网站发布关于支持民营快递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强化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实施快递行业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探索对守信快递企业提供“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务措施,着力提高全行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经达140亿件,同比增长52%,跃居世界第一。2017年,这个数字再次被刷新,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件,连续四年稳居世界第一,业务收入达到4957亿元,对GDP的贡献率超过千分之六。作为新行业发展风口,这一态势依然在不断延续,快递行业依然还会有一个较长的蓬勃发展期。

但是,快递行业现在的粗放式扩张与增长模式,决定了这个行业难免会出现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的问题:快递行业准入门槛过低,人员素质不高,内部管理混乱,造成了整个行业服务质量不高。除受诟病的投放的准确率不高外,暴力分拣、掉包置换、货物损坏和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都是快递行业亟待整治解决的顽疾。大部分快递公司为降低成本而采取加盟的方式,这势必会导致经营手续、执照不全和非法经营等问题……

相关整治伴随着行业的发展一直在进行,从力度到手段都越来越强。之前,由于快递行业没有专业的法律法规,各管理条款散布于其他法律体系中,需要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来给予保障。因此,2018年,中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快递业的行政法规《快递暂行条例》开始正式施行,对规范快递员行为以及保护用户信息数据等方面,都制定了明确的规定。在整治乱象的同时,有助于整个行业的规范和重塑。

不过,整治行业乱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借助更丰富和有力的手段,除了运用法律手段对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以增加行业的整体素质和质量,同样重要而不可或缺。在准入规范方面,又数最常用的黑名单制度最需要得到运用和补强。黑名单制度既是一种道德门槛,也是一种行业规划,更是一种管理手段,一个企业行为违反了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就应当受到相应的限制和惩罚。

在快递行业实行黑名单制度,可以看作是对行业规范的进一步补强,其效果与前景也值得期待。可以预期的是,随着黑名单制度的实施和推广,必然有一大批民营快递企业因为经营质量不高而被淘汰出局,并推动整个行业的重组与重塑,只有以此建立了正向的淘汰机制,才会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反效应,促进整个行业像水流一样良性循环。

事实上,对民营快递行业实施黑名单制度,并非《指导意见》唯一的亮点,更大的意义在于,其聚焦民营快递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从降低企业成本、推动转型升级、营造公平环境、提升保障水平等四大方面,提出12条针对性更强、更实、更管用的新措施,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民营快递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民营快递行业的良性发展构建了基础,可谓正逢其时。

编辑:秦云

关键词:快递行业 失信主体 黑名单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