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毕业后发现读了个假大学

法官提示:警惕高招诈骗陷阱

2019年07月16日 15:13 | 作者:姜楠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辛辛苦苦高考完,解放了考生,却让有的家长犯了愁。成绩不错的,能不能去更理想的大学?成绩不理想的,有没有通融的办法,能不能找关系通融?

典型案例

2012年7月,小张的高考分数公布,达到二本录取分数线,确认被沈阳化工学院录取。此时张母听朋友说花40万元就能上北京邮电大学统招生的本硕连读,办成再交钱,遂动了心。8月底左右,朋友拿来了北邮入学通知书,上面写着小张的名字和选择的专业。母女两人到北京邮电大学报道时,见到了真正的“办事人”,自称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助理的邢某,邢某说和校长是铁哥们儿,之前还送了好几届孩子来北邮上学。签约时,张母发现登记表中有网络教育、成人高考相关内容,但邢某说毕业时都是统招的文凭。

军训后,小张发现学校有些课不让她上,老师的花名册也没有她的名字,住宿不在学校内学生公寓而是在校外,和统招生不一样。张母问邢某,邢某说不用管,现在风声紧,但是系统内显示的是北邮的统招生,还给她看了电脑里显示的学籍。期间,邢某还给了小张一张学生证,和统招的不一样,不能买火车票,后来也被收回了。

2016年6月份毕业季,小张一直没有收到毕业证,邢某通知小张参加研究生考试,可是到了现场确认时,才发现根本没有报名,而且现场老师说小张没有毕业证,不能参加考研。

小张报警后,警方经侦查发现,小张入读的是社会力量与校方联合举办的“人才委托培训班”,不是学历教育。而邢某以此手法共诈骗9人193万余元,后海淀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邢某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罚金10万元。

法官提示

2013-2018年间,北京法院共审结涉高考招生诈骗案37起,犯罪事实107起(107人被骗)。高招诈骗,该如何避免?家长和考生一定要多问几个问题。

问题1:是真的么?他说他办成了好多起、办了好多年?

罪犯常声称自己有能力、办成过入学以取信被害人,然而一方面,此类案件往往经过中间人层层转托(61.76%的案件中被害人系通过多层转请托,中间人平均人数为1.71人),中间人为牟利往往夸大说辞,甚至中间人本身也是被害人。比如本案中,张母的朋友在赚取佣金同时,也是本案被害人,此时被害人无法核实罪犯言辞真实性。另一方面所谓已办成、能量大可能指代其他犯罪事实,犯罪团伙成员间亦会相互掩饰并做虚假证明。37起案件中2人共同作案3起,3人以上犯罪团伙6起,结伙作案情形亦不容忽视,最大犯罪团伙共9人。所以不要因为这样的说辞轻信他人。

问题2:是真的么?孩子已经顺利入学/毕业了?

虚假入学是近年来开始成形的作案手法,该种手法隐蔽性强、作案范围广、危害性大。罪犯往往通过伪造录取通知书、安排学校附近入住、旁听学校课程、山寨军训、虚假学生证、就餐卡等造成录取假象,部分案件中,犯罪分子还制作了虚假毕业证、学位证、三方协议、报到证,直到参加工作后单位无法在教育部网上查找到毕业证书编号骗局才被识破。该种手法中,为取信或捆绑被害人,罪犯会授意考生不参加高考、放弃填报志愿或背离分数报考、虚假就读,造成财产损失同时,会对考生求学造成不可逆障碍。所以不要因为孩子已经入学而轻信,发现端倪后,通过第三方途径及时核实,不要相信罪犯及其周边人员说辞。

问题3:是真的么?他说他是领导好哥们?

高招诈骗核心是虚构有替他人办理入学的能力,虚构身份一般为机关领导干部,将军、大校、部队政委、领导秘书等最为常见,其次为教育部、文化部、政协、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再次为各高校教师,也有辅导机构人员虚构自身和高校有合作办学关系等涉案。此外,学历教育学生须通过高考招录,高校或他人均无法收钱办理。目前确有高校联合社会力量合作办理港澳台侨胞班、短期培训班、继续教育等非学历教育,家长可直接向学校核实具体性质,不要因在学校内或周边而盲目轻信。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小张 大学 毕业 入学 学校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