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强化创新驱动破解污水治理难题研讨会>观点集锦 观点集锦

厦门市规划委员会市政处原处长郑平:我们核心任务是要解决污水治理问题

2019年07月22日 09:00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我在1994年进入规划局,基本上都在市政领域工作。近20年来,主要围绕污水规划和治理开展工作。按照城市的排水规划理论,城市建管网,污水通过管网集中排到城市的下游,在此基础上建设大污水厂的模式,从理论上来说较为圆满。但是实践下来,我们就发现有很多问题。如果按照这种理论去建,往往在管网上就很难成功。

厦门的黑臭水体经过几年的治理有了很大改观。十年前,可以用不堪入目来形容,甚至那个被称作厦门名片的筼筜湖,也是臭不可闻。不管是外地游客前来观光,还是领导前来审查,都颇有意见。如此一来,厦门市各部门领导开始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到底该怎么解决?

所以说,厦门市污水治理是在实践、争议、再实践中走到了今天。由于大集中的格局不能完全且彻底的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的所有污水。而分散式则通过小片区、小集中,用大小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很好的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污水直排的现象。

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方式效果也非常好。因为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是由小变大的,在做污水规划测算的时候,每一轮规划都有一个期限和规模,但是随着第二轮的扩张,原来的污水治理系统已经无法承担。如果说第二轮还能将就着承担的话,随着第三轮扩张,无论是主干管,还是污水厂的规模,都已经承担不了新的建设要求。

厦门这个城市并不算大,本岛约一百多平方公里,岛外每个区也差不多一百多平方公里,若是形成一个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城市污水管网系统,难度系数比较高。污水的特点是重力流,它随地形而走,如果都采用泵站,系统就无法在图纸上呈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意识到,从长远的角度着手城市规划,还是要采用分布式处理。

杏林湾在开发之初进行规划讨论的时候,按照原来的管网和城市布局,建设了两个大污水处理厂。当时的何立峰书记问了我们三个问题,污水什么时候能够过去?过去以后那边的污水厂什么时候能扩建,还有没有地扩建?扩建以后环保允不允许你排放?这三个问题我们都没办法解决。要打通管线很难,首先线路很长,其次还有很多土地还没有征回来,即便征回来,还有一根主干管面临要改扩建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厦门开始采用分布式处理模式。后来也经过环保部的认可,真正达到了环境保护。这种处理模式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体现出很多优越性,第一,城市土地在开发的同时,很容易建成小范围的管网。土地可以一次性征下来,道路可以形成,处理站也可以建成。第二,不再单独占用城市土地,可以跟街头巷尾大型的集中绿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城市景观,对于周边环境的美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种分布式的模式,在工艺上完全采用地埋,没有臭味,景观也好,没有邻避效应,在城市里这种布局较为便利。

基于此,在随后的城市扩张规划中我们大胆使用此方式。当一个片区进行开发和建设时,首先在污水上面判断它适不适合于或者有没有条件能够三同时的纳入城市的大管网,如果不可以,那就马上就近安排分散式小集中处理站。

无论是集中式处理和分散式处理,我们核心任务是要解决污水治理问题。如果在这个地方,集中式和分散式都能及时解决污水处理问题,我们就要做讨论该选哪一种。如果无从判断哪一个方案能够及时解决污水问题,我就用分散式,因为我们不能用环境污染做代价。

工艺是种技术,解决污染是一种原则。所以厦门的污水治理没有特别强调用某一种方式,但是一定强调能不能解决污水治理的难题。目前来说,厦门采用大集中和小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治理污水问题。另外,厦门是缺水城市,采用分布式处理,厦门市的生态补水问题也顺带解决了。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