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强化创新驱动破解污水治理难题研讨会>要闻 要闻

将排污变为补水,改变的是观念

———“葡萄串”式治污新模式还厦门清水流淌

2019年07月22日 14:13 | 作者:王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做好城乡水环境污染治理,是守护绿水青山的重要一环,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然而,污水处理系统设施建设存在收集难、投资大、周期长、选址难等突出问题,困扰着不少城市生态文明工作的践行,亟待找到破解方案。2019年6月,一场以“强化创新驱动,破解污水治理难题”为主题的研讨会在厦门市召开,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与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水污染治理破解难题——

“葡萄串”式治污

厦门杏林湾,有“厦门西湖”的美称,位于集美区核心位置。迷人的景色中,清新的海风沁人心脾。然而,以前这里的风却不大清新舒畅。

杏林湾流域面积209平方公里,规划人口75万,建地面积47平方公里。早期,集美新城核心区没有完整的雨污管网,周边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杏林湾,造成湾区水体污染严重,沿水而行,总有一股股臭味随风飘来。

现如今,杏林湾碧波荡漾,白鹭翩飞,成为了市民心中开放式的“公园”。

在这个公园中,有座二层小楼静静矗立,楼前木质平台上一把太阳伞、一张咖啡桌,让人很难把眼前的景象与“污水”联系在一起。

其实,这是一座设立在杏林湾畔的再生水处理站。

处理站由中联环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建造,小小的处理站每天可接纳两万吨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水体清澈,岀水水质达到地表水准四类标准。处理后的尾水可全部回用于周边市政绿化、道路冲洗,多余的可作为生态景观用水补充至杏林湾流域,成为星级酒店、高档社区、写字楼和学校附近的一道风景。

据中联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仲平介绍,这个处理站离道路只有6米的距离,位于别墅和高档小区中,全部采用地埋式建设,构筑物埋在地下,地面上仅有一个管理用房,与周边环境非常融洽。同时,污水被处理后就地全部回收利用,没有噪音和异味。

王仲平指出,这一模式既节约大量传统污水处理厂需要泵站及远距离传输的大口径管网费用,又可以节省后期的运行管理费用,形成了科学合理、模块组合、分散消化、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回用完整系统。

项目的顺利实施也使这套系统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数据显示,“分布式埋地组合生态技术”已先后在全国完成近200多座污水及再生水生态处理系统工程项目,地点包括深圳、苏州、辽宁营口、河北邯郸、安徽蒙城、河南平舆等几十个城市。2017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荣获了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奖。

中联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俞义泉指出,中联环建设的每一个污水再生处理站,都是藤系上的一个晶莹透亮的葡萄,并且不断扩散于其他土地上,甚至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国门,声誉传到了新加坡、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大集中还是小分散?

2019年6月,一场以“强化创新驱动,破解污水治理难题”为主题的研讨会在厦门市召开。在实地考察了滨水西岸污水处理站后,一场相关讨论也由此展开……

“厦门的生态环境质量,离不开治污的功劳,离不开分布式污水治理模式的推进。”研讨会主持人、厦门环保产业协会会长陈天雄说,在他的印象中,厦门以前的水环境非常恶劣,最早开展分布式污水治理是2004年左右在鼓浪屿。

这一说法得到了厦门市原规划委员会市政处处长郑平的确认,他从1994年进入规划局工作,污水规划和治理是主要工作内容和责任之一。

郑平介绍说,以前的城市规划中,污水处理大多采用集中处理模式,也就是说建一个大型污水处理厂,在规划区域内铺设排污管道,通过管道把所有污水集中到污水厂处理。

但是,实践多年后,厦门的水环境污染却并未有明显改观。

郑平解释说:大集中污水处理模式下,传输管线需要“跨海”又“穿山”。厦门地势并不平缓,背后靠山、面朝大海,中间形成了一个冲积平原。因为地形地貌原因,厦门长距离调水存在困难,管网始终不通。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城市发展,污染物的累积,厦门河道的水质基本上大部分都是黑臭水体。再加上大集中模式前期建设成本和后期运营成本比较高,各种污水混在一起,增加了处理难度。

遇到各种困难后,厦门开始反思,是否有更合适的方式解决污水治理问题?

王仲平回忆起那段历史也记忆犹新。他记得,2008年之前,厦门污水处理整体规划以大集中为主;2008年到2017年之间,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厦门提出了以集中为主、分散为辅的规划原则,根据区域水环境治理要求,建设了35座分布式处理站。水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第三阶段是2018年后,随着国家“水十条”的推出和河长制的行动要求,厦门提出了大分散与小区域集中的突破性创新的污水治理模式。在厦门重新布置了近50座分散式污水处理站,很好地满足了水环境提质增效和城市河道生态补水的需求。

对于众多城市而言,污水处理究竟该大集中还是小分散?

这也是郑平经常被询问的问题。他经过分析发现:“集中和分散模式之间不能一概而论,两种模式各有优劣。要时刻谨记,核心任务是要解决污水治理。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分析哪种方式收效好、成本低,哪种更能解决污水的污染问题。”

为新模式点赞

在深入了解了“滨水西岸再生水处理工程”后,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特别欣赏大分散、小集中的污水治理模式。他认为通过因地制宜,这种模式可以在地域范围契合地形地貌,又非常经济。

“治理模式可持续了,才会有意义。”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对此也表示赞同:“究竟什么样的污水治理模式更加有效?城镇的水污染治理如何投资,运行成本和质量如何维持?这些问题都是在选择模式时应该好好研究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认为,这种分布式处理污水的“中联环”模式其核心特征是源头截污、就地处理、搞活水体、生态修复。由于占地少、运行费用低、出水标准高,实现了污水治理模式从粗放、低效向精细、高效的转变。

在讨论中,专家们还提出,对于污水处理技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考虑。

“随着改革开放,厦门从小渔村发展到大都市,人口不断涌进来,城区不断扩建。但每发展到一定规模,回头看城市的污水规划,都觉得过于理想。”郑平说出了大家的感受。

为此谷树忠提出,未来更要从政策制度层面重点关注生态水的价值链问题,包括污水处理、再生水的利用等,以长期的、发展的眼光寻求污水处理之路。

清华大学中国城市研究院特邀专家何伟嘉多年一直关注分布式污水模式,“在过去,分布式的一个大问题是管理困难;但在今天互联网体系下,集成化的管理已不是难点,人力成本和维修成本都能得到很好地节约。”

“为新模式点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国家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王尚旭说,很高兴看到今天这种分布式污水治理模式,能够与环境相协调,与周围社区相融合。在邻避问题频发的今天,这无疑成为模式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专家们指出,这种模式改变了一种观念——对于厦门这个海滨城市而言,因没有大江大河过境,分布式处理污水的方式反而可以顺带解决厦门的生态补水问题。

“污水处理未来的工作方向是构建一个复合的生态性水资源系统:其中有多水源的复合供水系统、优质低量的市政给水系统、多区多级的再生水供水系统、生态高效的雨水资源利用系统、场地水系为主轴的生态水脉……”何伟嘉说,这些都影响着污水处理方式的变革。

“现在技术不是问题,关键是观念。”俞义泉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编辑:曾珂

关键词:将排污变为补水,改变的是观念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