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推进减税降费 促进高质量发展

2019年07月23日 14:11 | 作者:张连起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对于当前经济工作,怎么看、怎么办?一方面外部环境趋紧,另一方面稳中有变、变中有机。

为了促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稳就业、稳外贸、稳投资、稳金融、稳外资、稳预期”的工作方向,并且明确提出“研究推进大规模减税降费”,以稳定市场预期与市场信心。2018年,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超过1.3万亿元,2019年要完成近2万亿元的减税降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让企业轻装上阵。释放减税降费红利,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减税降费的根本目标是赋能中国经济增长,通过逆周期调节,确保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不滑出合理区间,此外还要赋予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功能,确保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一、 “稳”的基础更巩固,“进”的势头更强劲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工作,必须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认清我国长期向好发展前景。

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从产业结构单一到百业兴旺……回望70年,我们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2018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6.8亿吨,比1949年增长114倍;钢材产量11.1亿吨,增长8503倍;水泥产量22.1亿吨,增长3344倍。移动通信手持机和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别达到18.0亿台和3.1亿台。

今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大环境下,主要指标仍保持在合理区间并好于预期。

“察势者智,顺势者赢”。察“形”辨“势”,不难感受到中国经济有稳的基础、更有进的态势,长期向好的大势不会发生改变。

(一)稳中求进,“稳”字当头,关乎大局

201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0933亿元,同比增长6.3%,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从转型进程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稳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经济发展质量在持续改善,2015年以来GDP增速连续16个季度稳定在6.5%~7%之间,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回升,经济转型的进程稳步推进。

从结构调整看,近几年,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大攻坚战,在去产能、去杠杆、控债务、控地产、强环保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虽然短期产生了一定阵痛和紧缩效应,但经济仍然实现了平稳增长,并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稳,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简单重复过去的老路。既要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要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稳中有变,“变”是关键,深刻理解内涵

通过加快结构调整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经济正呈现持续优化、加快优化的态势,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

———从产业结构看,创新驱动在加强。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4%,增速比全部投资快4.6%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3.5%,增速比全部投资快7.7%个百分点。像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这样一些新产品的增长保持在两位数的水平。

———从需求结构看,需求持续扩大。外需市场多元化格局加快形成,内需代替外需成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投资保持稳定,消费成长为“顶梁柱”。

“变”主要体现在中美经贸争端长期化、复杂化。当前我们遇到的中美经贸摩擦,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淬火”。与其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不如说堡垒最容易因外部压力而增强。“吹灭别人的灯,会烧到自己的胡子”。一个绵延五千年文明大国有着愈挫愈奋的韧性,“掰一掰腕子”之后,才能赢得大国尊严。

(三)变中有忧,“忧”是关口,抓住机遇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发展呈现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复杂特征。一方面,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演变,大国关系面临深入调整;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各种文明交流互鉴。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机遇,就蕴含在危和机同生并存的变局之中。

从国内看,经济运行变中有忧,主要是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仍然是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外部环境变化与内部结构性矛盾交织,短期因素与长期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是我们通往现代化进程中必然遇到的阻力和无可回避的挑战。说到底,就是我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的影响依然存在,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这些“忧”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和必须闯过的关口。

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长期大势,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抽丝剥茧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但这些变化不足以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势,也阻挡不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二、 以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稳预期增信心

2019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4%,减税降费效果持续加大。从主要收入项目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国内增值税累计35570亿元,同比增长5.9%,比去年同期16.6%的增幅回落了10.7个百分点。去年5月以来,增值税进行了两轮深化改革,受降低增值税税率政策翘尾和今年增值税新增减税影响,减税效果进一步放大。

去年10月1日先行实施的提高个税“起征点”,以及今年1月1日,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今年上半年,个人所得税累计5639亿元,同比下降30.6%。

减税“大餐”中,深化增值税改革是“主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持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着力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来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去年,全年减负约1.3万亿元,这对于降低企业负担、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与过去几年相比,2019年大减税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 方式上从结构性减税转向普惠式减税

减税降费是近年来经济工作的主题词。过去几年,围绕减税降费,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这些政策往往是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选择性比较强。比如,扩大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比例、针对小微企业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减免等,都有具体适用的行业与企业类别。相比之下,2019年的减税是普惠的,只要符合小微企业的五条标准、只要交增值税或社保费,不分行业、不分所有制、不分大小,就能从中受益。这就大大地扩展了减税降费政策的受益面。这就使得2019年的减税降费政策成为一个全面的、综合性很强的宏观政策,对所有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将产生影响。

2. 力度上从“挤牙膏”转向“一步到位”

2019年增值税下降3个百分点,远超社会预期。社保方面,虽然有广东、浙江等省的养老保险费率已经执行了较低标准,但全国大部分省区的养老保险费率多为19%,现在“各省可以将养老保险费率下调到16%”,也相当于下调了3个百分点,力度同样超预期。由于增值税、社保费是当下企业税费负担的主要方面,因此这一针对主要负担所进行的大幅度调整,政策的精准度极高、瞄准性极强,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2019年的减税政策是个“一揽子”政策,不仅涉及企业,也包括个人与家庭;不仅包括增值税、社保费,也包括公路通行费、电价、融资成本等企业负担下调,是一个全方位的减税降费政策大礼包。

3. 从“单骑深入”到“集团军作战”

2019年,中央政府筹划此轮大减税时,就同步形成应对财政减收的综合性方案。

将赤字率从2018年的2.6%提高到2.8%,绝对数值为2.76万亿元,较去年增加3800亿元。将地方专项债券扩大到2.15万亿元,较去年的1.35万亿元净增加8000亿元。同时,提高特定中央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的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盘活长期沉淀资金。

可以看出,与前几年减税降费的“单骑深入”相比,2019年围绕着“大减税”已形成一个“集团军作战”的格局,在减税减收的同时,增发债务、压缩支出也分别从旁策应,同时还积极调动和盘活财政存量资源。2019年围绕着中央地方财政体制改革还有大动作,如要基本划清各个领域事权的支出责任范围、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等。理论与实践表明,这两者是明确地方收支范围、稳定减税效果的根本之策。因此综合而言,2019年的大减税与此前有很大的不同,决策层已有平衡“财政不可能三角”的系统考虑,正是从这一点上讲,2019年减税效果有制度层面的相关保障,减税效果可以预期。

从上半年的实际运行情况看,减税降费的政策效果十分明显。更重要的是,值此我国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之际,减税降费有效、有力地改善了社会预期,增强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乐观情绪。

三、 中美经贸摩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淬火”

(一)中国会痛,但绝不会输

2019年FOMC票委、美国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伦(EricRosengren)在5月21日周二参加纽约经济俱乐部的午餐演讲时指出,贸易摩擦是目前“突出的下行风险”。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显示,中美互加关税后,洗衣机的平均价格上升12%,烘干机等相关产品的价格也随之上升。美国服装和鞋业协会估计,如果贸易冲突进一步升级,一个四口之家每年的衣服、鞋子等花费可能会增加500美元;美国贸易顾问公司估计,中美贸易摩擦令美国家庭每年平均开支增加2300美元。换句话说,美国消费者面临失去购买质优价廉商品的机会。

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也面临多年少见之考验。近期有关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外迁的报道及“唱衰”中国制造业的论调甚嚣。

关于制造业外迁问题,我做过专项调研。随着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的深度调整,有的制造业企业考虑要素价格变化情况,向劳动力以及环保等成本比较低的地方去转移。有的企业基于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主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也有少数的企业是为了规避中美经贸摩擦,“洗产地”去越南等地,但通常是中低端,而且数量不大,对就业、产业链等方面的影响总体可控。

企业外迁不是说搬就搬,要考虑运营成本、产业工人、供应链配套以及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可以说,受综合成本制约而外迁的,比如到越南北部制鞋、服装等,原材料、半成品等产业链还在中国。相信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绝大多数企业会继续留在中国深耕发展,也会有更多企业来中国投资兴业,谋求新的更大发展。

(二)减税降费对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作用

1. 减税能够有效对冲美国加征关税的负面影响。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最直接的影响是中国商品在美国变贵了。对此,中国可以提出对相关企业相关商品进行同幅度的减税,此举将有效降低中国出口美国商品的价格,有效应对美国贸易战。

2. 中国可以通过对美国的商品征税以解决减税的资金缺口问题。如果中国采取减税措施应对美国的贸易战,有人就会认为这种方式可能成为中国对美国的转移支付,因为美国加征关税直接带来了美国财政收入的上升,而中国的补贴就构成了财政负担。因而,为了对等,中国可以对美国出口中国的商品加征总额税,规模与对国内相关企业的减税相一致,此举就可以促使中美贸易战中两国财政的对等。

减税是一箭多雕之举。中国推行减税政策,不仅可以有效应对当前的贸易冲突,而且能够向社会释放重要信号,即中国将更加重视通过减税来应对宏观经济稳定问题。

上半年实现了6.3%的区间年度增长目标。当前要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投资、消费苗头性问题,化解面临的最大风险点,精准发力,定向施策。

建议:一是让减税降费落地生根等积极财政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坚持就业优先政策惠民生;三是妥善处理管控外部风险的负面影响;四是加快实施专项地方债支持的基建项目。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要通过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挖掘新动能,激发市场微观主体的积极性;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国逆周期政策仍应适当加强,积极财政政策要有预案,优化财政支出方向,结构上疏通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机制,同时加大协调防范金融风险,宜疏不宜堵,坚持精准施策;鼓励政府国企央企的创投基金投入创新创业的初期阶段项目,发挥政府杠杆的撬动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合规合法地投入相关国计民生产业;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在国际竞争战略中建立全球视野,进一步加强国际经贸规则的对接,扩大国际合作、构建双赢机制。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重大专项工作宣讲团成员)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减税 经济 中国 降费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