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传邮万里 国脉所系

2019年07月25日 15:40 | 来源:收藏快报
分享到: 

近代史上,最早开辟国共两区域通邮的闽籍人是国民党执政时期身任中华邮政总局驻西安第三段军邮总视察的林卓午。

林卓午,字叔卿,生于1889年,福建福安康厝苏坂村人。民国三年(1914)毕业于北京交通传习所邮电班,先后在马尾、福州、惠安、厦门、三都澳等地邮局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林卓午挺身而出,奔赴抗日前线,被国民党当局委任为中华邮政总局驻西安第三段军邮总视察,授以少将军衔,负责晋、陕、甘、宁等省军邮和晋邮业务视导工作。

由于国民党当局封销邮政,给边区通邮增添不少困难。当时,中共提出在抗日民主根据地与国民党管辖地区通邮的建议,林卓午审时度势、洞明大义,首先积极响应,多次和驻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主任林伯渠会晤,通过磋商,陕管局于1939年2月下达1168号文,令延安局派员整顿三源至绥德的邮路,改变国共两区通邮的瘫痪状态。为摆脱特务的猜忌和监视,他以“联宗续谱”为由邀请林伯渠到餐馆聚会,商讨有关事务。次年5月9日,周恩来应卓午之邀到其办事处,给全体职工作时事讲话,周恩来还即兴题写“传邮万里,国脉所系”字幅赠林卓午。周恩来的题词,对林卓午影响极深刻。此后,卓午还受林伯渠的委托,在寄往边区的军邮件里,把亲自或托人购买的药品、电讯器材、进步书刊等国民党禁运物品,暗中分发运给边区军民以供急需。

1942年初,在中共的提议下,他以军邮总视察的身份率员亲赴延安,磋商陕甘宁边区通邮事宜,受到毛泽东、朱德、叶剑英的亲自接见,最后达成国共通邮协议。事后,他与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等人会商,于当年1月14日签署发布了《第十八集团军总部关于邮务问题通令》,共九条,刊登于当时在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上,速令各地军政部门给通邮以充分的业务便利与妥善保护。至此,国共两地通邮得以实施。

林卓午的进步行动触怒国民党当局,他回西安不久,即遭到特务的跟踪和监视,随后被抄家,军邮总视察职务被撤。1945年,他再度贬回福建省邮局任福州帮办。

新中国成立,林卓午欣然接受福建省人民政府邀请参加地方工作,当选为第一届福安县人民代表,并担任县政府常委、县政协副主席、福安专区土改委员、民革省委候补委员等。1957年逝世,享年68岁。

1981年,为纪念周恩来总理为林卓午题词41周年,国家邮电部印制“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纪念邮票,发行国内外。

当年周恩来为林卓午的这句题词,现今被镌刻在一块约4平方米的大理石碑上,竖立在闽东老区福安市区富春公园里,立碑永志,让后人瞻仰与缅怀。


编辑:杨岚

关键词:卓午 通邮 传邮 万里 国脉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