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协商 协商

脱贫,更要稳定可持续脱贫!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聚焦脱贫攻坚开展调研协商工作综述

2019年07月31日 10:3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脱贫,更要稳定可持续脱贫!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聚焦脱贫攻坚开展调研协商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范文杰;实习记者;张倩

从飞机上俯瞰,满目皆是茫茫黄土,片片龟裂的缝隙如刀刻斧凿一般,盯得久了,一种莫名的干渴就会穿透肺腑。

这里是位于黄土高原中西部的六盘山片区。

宁夏扶贫,短板是六盘山。

全国脱贫看宁夏。如何确保脱贫的质量和成色?“摘帽后”后,又将如何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长期放在案头心间的中心工作。

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政协的履职重点。从3月启动的自治区政协“如何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专题调研,到6月26日,自治区政协首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紧扣“如何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建言议政。自治区政协9位副主席带队,自治区、市、县(市、区)三级政协联动,自治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政协各界别等130多人共同参加的、历时3个月的大调研、广协商,为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凝聚各方智慧,贡献政协力量。

“庙庙湖”移民的幸福生活

靠近毛乌素沙漠的地方,一排排崭新的生态移民安居房错落有致,这里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村。

4月2日,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李彦凯带队的第一调研组首站来到庙庙湖村。村口有个宁夏新丝陆服饰加工厂,很有名气。

“走,进厂先看看。”调研组走进厂房,200多名当地妇女正在学习使用缝纫机、包装成品衣服等,忙得不亦乐乎。

王梅英是厂里的骨干,2013年从西吉县白崖乡搬迁到陶乐镇庙庙湖村,家里有3口人。丈夫和她在服装厂干活,儿子在村里的小学读书。

说起现在的工作,王梅英的话匣子打开了:“在这么敞亮温暖的大车间里干我喜爱的裁缝,以前做梦都不敢想!要不是党和政府把我们从大山里搬到这里,哪有这样的机会!现在每个月固定工资1800元,全勤奖180元,年底还有效益奖。”

马尚林家是调研组走访入户的第一家。2013年,马尚林举家从西吉老家搬到庙庙湖村。2016年,马尚林通过建档立卡户贴息贷款,将养羊规模扩大到了120多只,并买了8头牛饲养。

“从老家移出来好不好?”

“好得不得了。”谈起自己这几年的“脱贫路”,马尚林一连用“三个想不到”来表达激动的心情:“想不到移民村生活环境好、想不到移民脱贫攻坚政策好、想不到扶贫力度如此大。”

从大山搬迁到平川,从困难户变成了幸福村民,从面对贫困的无奈到走进富裕的喜悦。移民群众把感激和自信写在了一张张淳朴的脸上,“感谢党!”马尚林一句发自内心的话,湿润了他和调研组委员的眼角……

让“等钱要物,躺倒不干”的贫困户站起来、干起来

“长大后,俺的理想是做建档立卡贫困户。”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调研组在贫困村调研时,路边一个小娃娃的话,引起了委员们的深思。

无独有偶。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调研组来到某村探访贫困户,一位中年妇女匆匆赶来“反映情况”。原来中年妇女家刚刚“脱贫”,她认为自己家里的生活还很困难,希望能恢复“贫困户”身份。

“怕列入脱贫名单后政府扶持减少”“有儿有女不如有政府的保障卡”“不脱贫就有人来慰问”……一些群众缺乏自我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争当“贫困户”,对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委员们认为,精准扶贫,本是为了扶弱济困,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扶贫不应成为“干部干、群众看”的独角戏,相关制度设计上,不能让辛勤劳动的过得不如好吃懒做的。要通过竞争性制度设计,除普惠性政策,以“早干多支持,晚干少支持”的政策安排,更好地调动贫困群众的脱贫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那些习惯于“等钱要物,躺倒不干”的贫困户站起来、干起来。

“保证农民长期有事干、月月有钱赚,才是持续脱贫”

“9个专题调研组,每个县要蹲点7天以上,去两个乡镇,2-3个村,入15户进行访民情。”自治区政协主席崔波告诉记者,这些都是调研之初就划定的“硬指标”,就是要让政协委员更深入地走进农户家中,掌握大量问题,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措施,提出最有价值的建议。

“现在‘啃硬骨头’过程中你们认为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缺少稳定的产业支撑。”这是调研组听到频率最高的答案。

在水土资源先天不足的宁夏,持续稳定脱贫需要产业发力,巩固和提高脱贫质量需要产业支撑,而在整个调研反馈中最薄弱部分恰恰是产业。

产业扶贫既是促进贫困人口较快增收达标的有效途径,也是巩固长期脱贫成果的根本举措。让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利益共同体,构建“新型经营主体+产业示范基地+脱贫示范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成为这次调研中委员们的重点建议之一。

“产业在扶贫中占据重要位置,在深度贫困地区更是‘造血’的关键。”委员们认为,必须重视加大对产业的引进和扶持。“要保证农民长期有事干、月月有钱赚,才是持续脱贫的真理。”

“雨骤至声声入耳,助脱贫铮铮建言”

6月26日,自治区政协就“如何稳定可持续脱贫”召开今年首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王和山率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扶贫办、政府研究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建议,并与委员协商交流。

“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关键在于两点:产业稳定是基础,政策稳定是保障。”自治区政协常委李文华的发言引起现场委员的共鸣。李文华建议,从培植一批引领脱贫的经营主体、织牢一张保障脱贫的兜底网络、打造一个支撑脱贫的利益链条、形成一支助推脱贫的恒久力量、拓展一条持续脱贫的长远路径等方面来助力稳定可持续脱贫。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农村强不强,要看领头雁。”自治区政协常委李良代表民革宁夏区委会发言,他认为农村缺少脱贫攻坚一线的“排头兵”“引导人”,带头人的作用尚未得到很好发挥。为此,他建议拓宽渠道,多措并举强队伍;有的放矢,注重培训提能力;搭好平台,激励保障促作为;推广示范,典型带动促引领。“对带动贫困户脱贫成效明显的带头人和贫困户给予一定的补贴,形成‘头雁飞,群雁随’的头雁效应。”李良说。

“从调研情况看,‘两不愁’基本解决了,‘三保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其中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是影响稳定可持续脱贫的主要原因之一。”罗成虎委员建议在扶志扶智上下功夫,引导群众“想脱贫”;提高技能,支撑群众“能脱贫”;创新方式,推动群众“争脱贫”;还要改变陋习,助推群众“真脱贫”。

“继盐池县2018年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后,今年4月,隆德县、泾源县和彭阳县也通过检查评估,摘掉了贫困帽子。但摘帽不是脱贫攻坚的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起点。”吴忠市盐池县政协委员王玉标建议,要坚持摘帽不摘责任,做好体制机制衔接;坚持摘帽不摘政策,做好资金投入衔接;坚持摘帽不摘帮扶,做好工作力量衔接;坚持摘帽不摘监管,做好脱贫成果衔接。

“‘如何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这个题目,既贯彻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了全国政协的要求,也贯彻了自治区脱贫富民战略,实现了中央精神、宁夏实际的有机结合。”崔波坚定地说,2020年,宁夏将踏着坚实的步伐,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6月27日下午,专题议政会接近尾声时,会场外大雨瓢泼。一位委员随口吟道:“雨骤至声声入耳,助脱贫铮铮建言”。自治区三级政协委员与党政工作同频共振,用智慧与汗水彰显了政协人的价值追求。

编辑:曾珂

关键词:脱贫 更要稳定可持续脱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