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协商 协商

搭建协商为民的“连心桥”

湖北省十堰市“四个平台”推进政协系统“协商在一线”

2019年08月14日 10:43 | 作者:毛丽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搭建协商为民的“连心桥”

——湖北省十堰市“四个平台”推进政协系统“协商在一线”

本报记者;毛丽萍

上门赠送并悬挂“光荣之家”牌匾是政府送给军人家庭的一份珍贵荣誉,如果电话通知军人家庭自己来拿,无疑让这份荣誉和温暖大打折扣,还会导致牌匾搁置。今年4月,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二堰街办吉祥社区政协委员社情民意联络站在一次民意座谈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并反馈给街办党委后,全街道所有社区进行全面整改,目前每一块牌匾都已确保不折不扣地送到每个军人家庭。该街办党委副书记、吉祥社区社情民意联络站站长顾教生说,目前茅箭区乡镇街办社情民意联络站建设已经全覆盖,联络站不仅走访群众,还组织开展基层群众协商活动,协助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及时解决基层问题和矛盾。

8月初开始,十堰市各县市(区)街道、社区、乡镇社情民意站建站工作陆续推进,这与十堰市委一份文件密切相关。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6月4日,中共十堰市委印发《关于在全市政协开展“协商在一线”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落实湖北省政协关于开展“协商在一线”的试点工作要求,搭建多元协商工作平台,建立一线协商制度机制,坚持把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贯穿于“协商在一线”全过程,促进群众问题有效解决。

湖北省政协“协商在一线”在十堰市的唯一试点——竹溪县,自2017年以来,县政协以民意恳谈会为平台,组织召开民意恳谈会34场次,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230多个,化解各类矛盾140多件,协商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130多件。基层协商实践探索基本形成了固化模式、协商流程及工作规范。

早在2011年12月张湾区政协主席官开意就提出探索建立“两联访”制度,即《关于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常委联系访问政协委员、政协委员联系访问群众即“两联访”活动的通知》和《关于组织区政协委员进驻社区(村)建立活动小组的通知》。“两联访”实现了委员从“荣誉意识”到“责任意识”的转变。2018年,区政协42个委员活动小组的167名委员深入社区(村)、企事业单位970余次,联系访问干部群众3100人次,提出建议198件,报送的7项工作视察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54条,现场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难、道路拥堵等问题96件,捐款捐物93.5万元,救助困难群体187人次。区委区政府对这项活动给予高度肯定。今年,区政协结合市政协“协商在一线”统一部署,将40多个委员活动小组改为40多个社情民意联络站,进一步规范打造“五有”:有牌子、有场地、有活动、有流程、有制度。

基于十堰市政协系统已有的基层协商平台和工作基础,市政协主席张歌莺认为,在完善省政协“协商在一线”竹溪试点的同时,也要在深化政协系统工作协同、提高政协整体履职效能中,放大政协工作效应。为此,十堰市政协“协商在一线”得到市委高位推进。市政协结合全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地方实际,着力搭建“四个平台”:一是搭建农村平台。以竹溪民意恳谈会为模板,把竹溪的经验规范提升之后,在全市农村地区以民意恳谈会为平台进行一线协商。二是搭建城市平台。以“社情民意联络站”“两联访”为模板,在张湾、茅箭、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县市城关镇开展一线协商。三是搭建开放平台。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采取手机APP、网络、微信、电视等多媒体融合的方式,建设远程协商、网络议政开放平台。四是搭建移动平台。根据十堰城乡反差大、区域分布广、农村人口分散等特点,以市县两级政协为主体,搭建移动平台。围绕一个时期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点项目、重要产业和社会民生方面的突出问题,以专委会为依托,有针对性搭建移动协商平台。

编辑:曾珂

关键词:搭建协商为民的“连心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