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张连洲:让垃圾分类成为习惯

2019年08月15日 15:23 | 作者:张连洲 | 来源:江西日报
分享到: 

作者:张连洲

编者按:推广垃圾分类处理既是“显功”,也是“潜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是影响深远的大事。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近三分之二的城市被垃圾问题所困扰,堆存的垃圾总量达70亿吨,已侵蚀掉80万亩的土地,其对大气、地下水造成的污染和大量滋生的蚊蝇传播的疾病,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如果得不到科学、有序的收集、分类、运输和处理,势必造成环境污染,危及城市未来的发展。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关系垃圾处理中的“邻避”困局能不能从根本上破解。

当前,城市居民的“邻避意识”在增强,垃圾的堆放空间在缩小,环保压力在增大,简单填埋垃圾的时代已经结束,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推进垃圾分类取得积极进展。国务院于2017年出台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然而,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因为垃圾分类不仅会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还会带来环保理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转变,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和坚持。比如,不少城市小区里都有一些标着“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物品”字样的垃圾桶,但大多数都成了摆设。这是因为,大部分城市家庭处理垃圾的方式仍然停留在“一袋装”“一把扔”的阶段。让居民把垃圾一件件捡出来分类投放,很多人没耐心。于是,垃圾乱丢乱放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制约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

推广垃圾分类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理应结合公众生活习惯、日常消费、人群分布等特点,研究管用的方法模式。近年来,各地在探索垃圾分类上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浙江金华推广了一套“两次四分法”,把垃圾按“会烂”和“不会烂”进行分类,再把“不会烂”的垃圾分为“好卖”和“不好卖”。上海浦东机场探索实施“三步走”,投放“四分类垃圾专用桶”,加强餐厨垃圾收集,安排专业保洁人员定点收集和分拣。事实上,推广垃圾分类不是越“精密”越好,而是越容易理解越管用。这是因为,人的行为模式具有路径依赖的特性,推行垃圾分类,有的人感觉“太麻烦”,有的人内心支持,但没有实际行动,这些都呼唤强有力的规则引导。比如,可以加强电子化、智能化监管,依法对乱丢垃圾的行为进行曝光和处罚;组织小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测试,高分奖励、低分鞭策;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深度融合,让塑料瓶、玻璃罐、厨余垃圾能换来一些“小礼品”;等等。通过“软”“硬”结合、“点”“面”发力,引导公众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推广垃圾分类处理既是“显功”,也是“潜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践中,我们既要防止垃圾“跑冒滴漏”,又不能将各类垃圾“放进同一个篮子里”;既要做好垃圾分类的源头治理,又要注重垃圾分拣、分类利用等中间环节的工作,并从堆肥、发电等终端处理技术入手,延长垃圾分类处理的价值链条。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更需人人负责。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在城市里,应当以小区、院落、楼宇、学校等为单位,建立垃圾分类服务队伍,向全社会传递垃圾分类的正确理念和方式。同时,积极应用新理念、新技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让垃圾分类越来越便捷。党政机关、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群众共同打通垃圾分类的“最后一公里”,建设清洁宜居的健康之城。(张连洲)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垃圾 分类 处理 城市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