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人物对话 人物对话

张常丰来了张书记

2019年08月26日 15:33 | 来源:中国报协网
分享到: 

张常丰村并不“常丰”,虽然村名寄托着多少代人的美好愿望,却一直没富裕起来,不仅成了海兴县贫困户最多的村子,更戴上了“国家级贫困村”的帽子。

张常丰全村也没有一户张姓人家,直到2018年5月,从北京来的法学博士张巍婷当了扶贫第一书记,村民才打趣地说:“张常丰这回名副其实了。”

推倒“旧观念”这堵墙

39岁的张巍婷,是国家信访局督查室副调研员。

一年前,她在资料上第一次了解到张常丰,心里咯噔一下——全村438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125户。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一腔热情燃了起来,她主动报名走出国家机关,走上精准扶贫之路。

尽管无数次想象过贫困村的样子,但双脚踏上张常丰的土地,张巍婷还是吃了一惊:这里地碱、水苦、人闲,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村民一直靠传统种植为生,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一旦生病住院,一两万元的救命钱都拿不出来……

怎么办?入户,走访,找答案。

村民穷在缺信息、缺技术、缺思路。要想拔掉穷根,帮钱、帮物,不如帮他们武装头脑。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

心急火燎地,张巍婷跑到北京请来专家,培训村民。第一课,先讲小麦种植技术。

没想到,开课时才来了20人。张巍婷着急地问:“人怎么这么少?”村会计说:“这还是花钱请来的呢!过去俺们开会都这样,要不没人来。”

天气逐渐热起来,可张巍婷心里那团火几乎被浇灭了。“观念”是堵看不见的墙,隔开了村子与外面的世界,也隔着她和村民的心。

“再难啃的骨头也要啃!”张巍婷就是这脾气。不单靠“请进来”,还得要“走出去”。

她自掏腰包1万多元,带着村里26名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参观西柏坡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考察全国文明村正定县塔元庄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平山县泓润农业生态园。

一行人中,大部分是第一次走出海兴。看到人家住楼房乘电梯、种地全靠电脑管、村里建得像花园,他们大开眼界,“咱这前半辈子算是白活了!”“张书记,回去咱也得想路子,快发展!”

“土坷垃”变成“金疙瘩”

大伙儿的心气提起来了,可光亮在哪里?

在村民看来,张常丰不穷才怪呢:“辛苦大半年,一亩小麦收300斤,都卖了才300多块钱。要想富,除非‘土坷垃’变成‘金疙瘩’!”

张巍婷偏要挑战这个“不可能”。

一次走访贫困户,村民把新出锅的馒头塞到她手里,咬一口,真香,真筋道!一问才知,村里普遍种植的旱地小麦“大红王”,因长在盐碱地里,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浇水,产量虽低,口感却好。

张巍婷兴奋得像发现了宝贝:这不就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吗?

她请河北省农科院专家化验小麦成分,钙、钾等元素及植物蛋白、面筋含量比普通小麦都要高。“这么好的东西以前低价卖给小商贩,太可惜了,磨成面粉,在大城市能卖高价!”

一家家走访,一户户谈心,张巍婷发现村里的“宝贝”还多着呢:代淑凤做的辣椒酱,亲朋邻里都爱吃;马玉娟压的面条,不加盐就很筋道;张常丰面食在当地有名,家家都会做好吃的面花、窝头……把这些卖给城里人,还愁村民富不了吗?

培养致富带头人,树立特色品牌,推广绿色农产品……张巍婷脑海中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

成立合作社,注册“张常丰”商标,建起石磨加工坊;帮农户改善生产加工环境,办理食品小作坊加工许可证;请北京的朋友设计产品包装、制作电商网页……去年12月,张巍婷筹划的张常丰村网上微商店开张,一口气推出了面粉、面花、挂面、杂粮、辣椒酱、旱地苹果等15种特色农产品。店铺首页,“驻村第一书记为您甄选”几个字格外醒目。

那段时间,张巍婷满脑子都是“卖农产品”,三句话不离张常丰,张口就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她在微信群里向同事、同学推荐;自己买了寄给远方的朋友;带着“张常丰”产品登上央视《开门大吉》和重庆卫视的舞台。

代淑凤现在可忙了,每天都有人从网上下单买她的辣椒酱。“张书记自己掏钱定制了玻璃瓶和标签,俺只管每天做酱。过去不值钱的一碗酱,现在能卖30块钱。3个月,俺就卖了1万多块钱!”

齐福田全家4口总动员,做的挂面供不上卖。“张书记帮俺办来了许可证,俺家的蔬菜挂面卖到了北京、吉林、云南,这可是从前不敢想的事儿!”

马玉娟除了蒸面花、压面条,还负责盯网店的后台。“自从俺村的农产品上了央视,销量可就搂不住了。这不,连续三天,日销售额都在一万四五!”

张常丰人乐了,面粉还是那面粉,身价却从每公斤2元多涨到12元。40多户贫困户的收入当年就翻了番,合作社成员在加工坊打工,每天能领到60元工资,年底还有收益分红。“没想到咱盐碱地里的‘土坷垃’真的变成了‘金疙瘩’!”

和村民过成一家人

2月4日,除夕夜,海兴县扶贫办主任陈景昭拨通张巍婷的电话。欢笑声夹杂几句海兴方言传了过来,陈景昭诧异道:“张书记,你这是在哪儿呢?”

“没回北京,在芳芳家过年呢……”

芳芳是村里贫困户的孩子,父母还有轻微智障,这让她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她的老师告诉张巍婷:“小学6年,我没听她说过一句话。”

张巍婷记挂着芳芳,一有空就去她家,给她和奶奶买新衣服、新围巾,陪她写作业、做家务,带她跳广场舞。

终于,芳芳开口了,要给“张阿姨”读课文:“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来到了小河边,小溪欢快地流着……”芳芳这边读,张巍婷那边抹眼泪,对她来说,“那一刻最幸福”。

张巍婷记挂着全村妇女姐妹。她请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教大伙儿面食造型艺术,“一团面”转眼颜值大增;她争取来塑料插花加工项目,让大伙儿守着家轻松赚钱;她组织“美丽庭院”和“最美妈妈”评比活动,大伙儿的精神文化追求火热起来;她和村妇联主席刘淑芳建起“姐妹连心”微信群,与大伙儿交流健康生活常识、创业致富点子,“姐妹们,咱们不仅要富起来,还要活得精彩、过得幸福!”

张巍婷心里装着村里的每一个人。去年10月高票当选张常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她说:“村民选我当领路人,我就是咱村的人,有一家日子过不好,我也不踏实。”

她在村里的时间更长了,有时两三个月也回不了一次家。

正月十五,年过七旬的老母亲跑来海兴,想陪女儿过元宵节,可张巍婷早已安排了一大堆事,最终,也没能好好陪母亲。

外出打工、上学的年轻人回来了,张巍婷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青年创业志愿者团队,为村子发展出点子、想办法;

村里搞培训,现在不给钱大伙儿也争着来。借着这股劲,张巍婷组织成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趁农闲,多开几堂课;

……

如今,张巍婷两年的任期只剩下几个月,可想干的事却越来越多,她更忙了。

争取来2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考察设备,跑办相关手续,要在张常丰建一座现代化石磨面粉加工厂;

请来北京高校的学生,教会村民网上开店卖货;

建农事体验馆、面食文化长廊、农家餐厅,打造“面食文化村”……把张常丰美好的未来,都写进《张常丰村2018-2021年产业发展规划》里;

带领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全力创建“五星级党支部”,基层组织有了战斗力,她要为张常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扶贫队伍”;

……

秋风拂过大地,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张常丰从贫困村变成了“示范村”——海兴县美丽庭院示范村、沧州市基层党建示范村、河北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村。到年底,125户贫困户有望全部脱贫。

张巍婷的付出也得到了社会认可,荣膺“全国三八红旗手”。消息传来,村民比她还高兴:“张书记和咱过成了一家人,这是咱全村人的荣誉!

【编辑点评:“张巍婷”来了,张常丰从贫困村变成了“示范村”。只能说“张巍婷”是党的富民政策的化身。】

关键词:张常丰来了张书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