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杜营村:党员成为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

2019年09月06日 15:44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盛夏时节,艳阳高照,邓州市刘集镇杜营村近100亩的荷塘里,红色、粉色、白色的荷花在风中摇曳;一排排蔬菜大棚表明该村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田间忙碌的农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杜营村位于刘集镇北约2公里处,全村2286人,党员46名,村支两委班子成员5人。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杜营村党员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紧紧依靠全村群众,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解决村里的各种问题,发展蔬菜大棚等项目,党员干部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中坚力量。

“四议两公开”解难题

72岁的村民吴金秀和老伴一起生活,老两口身体都不太好,曾经找村干部想要五保户指标,村干部就耐心地给他们讲政策,有儿女的是不能享受五保的,吴金秀理解地点了点头,希望如果有好政策时能够照顾他们两位老人,村干部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村评选出的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户,从没有产生过纠纷。”村会计杜长征说。

据了解,该村在评选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户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共同讨论,张贴公示,最后把名单报到镇政府。“一道道程序走下来,五保户、贫困户,都是大家共同参与评选出来的,都没意见。”党员王明生说。

美丽乡村建设,杜营村争取到了150万元的项目建设经费,可这么多钱往哪里用?用到那个自然村?又成了大家讨论的重点。

“每个自然村的村民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想用项目资金让自己的村子变得更漂亮。在村部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上,争论很激烈。”村党支部书记张清波说,“后来,大家集体决议利用项目资金打造出‘窗口村’。”

“四议两公开”的充分运用,保证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村内事务公开透明,减轻了村干部的工作压力。

“党建+合作社”促产业发展

“我在合作社里主要做一些除草、收菜、施肥类的活儿,还能照顾生病的母亲,合作社在时间上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每个月有1500元的工资,我很满意。”该村贫困户庄焕祥,一边把摘好的番茄放进篮子,一边高兴地对记者说。

庄焕祥所说的合作社,是2015年注册成立的成林种植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为股份制农民合作社,主要从事蔬菜、瓜果、苗木的种植销售。目前,合作社已经流转土地1180亩,其中蔬菜大棚50个占地120亩,主要有西红柿、青椒、茄子、芹菜等反季节蔬菜,年产量达到1340吨,销售额390万元;建设标准化莲藕种植基地300亩,年销售额360万元。

贫困户庄焕祥自己体弱多病,还要照顾70多岁卧病在床的母亲,合作社让她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方便她回家给母亲做饭,并拿出合作社基金补贴其家用。

“作为一名党员,自己致富了,要响应国家扶贫工作的号召,我们要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该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庄要兵说。

为了更好地帮扶贫困户,合作社特意成立了刘集镇蔬菜种植协会,种植大田蔬菜,吸纳贫困户5户入股,采用无塔滴灌供水技术,种植花菜和西蓝花等,亩纯收入在1200元以上;为贫困户提供了优质花生种、化肥、农药等农资物品,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生产难题;利用贫困户小额贷款作为入股资金,保证入股贫困户每年分红不少于3200元。

“党员就是一面旗。通过在扶贫工作中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成林种植合作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下一步工作中,合作社将不断深化产业扶贫大格局,着力小康的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力争成为周边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带动村民致富奔支撑点,让每个党员干部都成为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张清波说。

【编辑点评:党员就是一面旗,带动村民致富。】

关键词:党员成为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