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资讯收藏资讯

开国盛典的方寸纪录

2019年09月12日 16:32 | 作者:李近朱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图9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

图4

旅大区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个月以后的1950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发行。当邮票以响亮的“开国”为题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它总被人们深深铭记和精心存留。

为什么在新中国邮票发行志号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的志号不是“纪1”,而是“纪4”呢?我们不禁要去回望1949年和1950年,以叙说邮票志号中“纪1”和“纪4”的来龙去脉。

一份“文件”传达的胜利讯息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未及一个月,华北邮电总局率先迁入北平。这个组建不久的机构,以“人民邮电”的新身份迎接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4月21日,局长苏幼农、副局长成安玉起草了一份文件,报送华北人民政府,提出筹备发行全国通用邮票方案。文件说:

“划时代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将要揭幕,新的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亦随之诞生。为此,职局拟登报广泛征求各种纪念邮票图案,以示庆祝纪念,并为了统一对外照顾将来使用,拟将‘华北人民邮政’改为‘中华人民邮政’或‘中国人民邮政’,以昭划一。”

这份文件呈送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以及副主席薄一波等人。文件附上征集七套纪念邮票的题材和内容:

1. 红五月(包括五一、五四、五五、五卅)纪念邮票。

2. 庆祝新政治协商会议纪念邮票。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邮票。

4. “七一”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纪念邮票。

5. “八一”中国红军建军节纪念邮票。

6. 远东劳动大会纪念邮票。

7. 远东妇女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文件所示征集图稿截止日期为1949年5月31日,但已明确将全国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作为重大主题,列入纪念邮票发行计划之中。

1949年6月15日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筹备会议召开。华北邮政总局立即在第96号公函中,向筹备会议报告了“筹制新政协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邮票”。此外,又在8月16日向社会各界发起征集邮票设计图稿,并明确提出“两种邮票图案均以‘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主皆成大团结’为主题,另配其他花纹、墨绘、彩绘均可,惟务求式样精美,意义庄严,内容深刻”。

当时,新政协会议会徽已由艺术家张仃、钟灵设计完成。一幅仍由两位艺术家设计的政协会议召开邮票图稿,于8月28日先行送审。

因新政协会议召开在即,这份图稿很快获准,并于9月19日在上海开印。9月21日至30日,会议召开。1949年10月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由中华人民邮政正式发行。

新政协会议在开国大典之前召开,奠定了新生政权的国家体制和建制。于是,新生政权第一套邮票以新政协会议召开为题发行,并编号为“纪1”(纪念邮票第一号)。

随后的1950年2月1日,又发行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邮票。这两套以新政协会议为题的纪念邮票发行于开国大典纪念邮票之前,既符合当时开国进程的历史史实,也符合当时人民邮政邮票发行计划随时势时序规划的步骤。

于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里,作为“国家名片”的纪念邮票,走过了这样一个历程: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中华人民邮政在1949年10月8日和1950年2月1日,分别为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协会议发行了标为“纪1”和“纪2”的两套纪念邮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经时日较长的策划和设计,中国人民邮政于1950年7月1日,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标记为“纪4”。

“开国纪念”邮票的筹划

1949年11月1日,当时尚未撤销的旅大解放区邮电管理局率先发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邮票。

这套邮票共1枚,图案以北京前门为背景,左侧饰以象征工人阶级与和平建设的巨大齿轮,并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字样;右侧是一面飘扬的五星红旗,设计者没有采用标准图形,而是以一个大型五角星,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此背景下,绘有毛主席挥手人民前进的场面。这套纪念邮票面值为当时旅大解放区新订邮资35元,由曹鸿毅设计,秦少浦绘图,大连日报社印刷厂以红、黄、蓝三色套印印制。

早在1949年4月21日,华北邮电总局报送的“征集纪念邮票图案启事”中就提出了发行新中国成立纪念邮票。同年8月,华北邮政总局与政协筹委会洽商,由筹委会“代拟图案”,“选定毛主席天安门阅兵侧面像一幅”。8月30日,华北邮政总局呈文中,明确邮票图案以新中国“成立纪盛”之名“兹将送核”。接着,9月1日再致函政协筹委会,言及“惟邮票刻模、制版、排印等等,手续繁重,颇需时日,该项邮票图案未知何日可以制就,能否请贵会提前办理”。

这就表明,“开国纪念”邮票图案由政协筹委会组织设计,并在新政协会议召开前夕开始设计。

直到1949年11月29日,华北邮政管理总局向华东邮政管理总局发出公函,称“本局拟印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兹将图案摄影照片附上,请贵局在上海交由大东书局承印”。此函还具体表达了印制要求:“此项邮票须套印三色,最好能用凹版套印,如凹版不能套印,则用平凹版套印;除大国旗一律套印大红色,国旗上之五个星一律印杏黄色外,四种票分印浅绿色、棕色、青莲色、橘红色”。并在细节上也提出要求:“图案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十一字,原书楷字太单小,排两行也不美观,附小条隶书该十一字,并成一直行,请照该条摄照缩小嵌入”。公函还强调了印制这套纪念邮票要有精品意识:“此项邮票印刷必须精美,纸张油墨请选用上等质料,纸张宜用55磅至60磅之西道林纸”。公函最后提出:“此票须在本年12月20日以前印就发行”。

但此后邮票在设计审定和印制中,又发生许多曲折,致使这套开国盛典邮票发行日延宕到1950年7月1日。

“开国纪念”邮票的设计与印制

1949年11月29日,华北邮政总局致华东邮政总局公函中所呈交上海大东书局印制“开国纪念”邮票一事,表明策划颇为精细。但在日后七八个月时间里,却经历了种种修改和变动,在图案、画幅、票型、面值、刷色、印制等方面几乎与原计划完全不同;显示出当时全国邮政统一过程中邮票设计、印制、发行工作的艰辛。

首先,“开国纪念”邮票图稿的设计,有了较大变动。这套邮票图稿最初在“纪1”图稿之后设计出来。图稿以毛主席天安门阅兵、国旗以及“开国纪念”等元素构成,票幅为横幅。批件文字指出:“城墙当中所悬毛主席像及像两端的横匾额字迹,此样所印,与实景极相似,这两点请照此样做”。

1950年1月1日,邮电部邮政总局成立。2月23日在审核图稿回复文件中又提出具体意见:“查核呈送开国纪念邮票样本上所印毛主席像不甚维肖,当需修改。查侧面像不宜刻好,且套印亦难准确”,票名“应用原样上隶书字体,横列票面上端”等。

3月1日邮电部邮政总局《关于开国纪念邮票图样及名称事项的请示》中,又指出:“今据送来印样,以侧面套色关系面部与国旗接触之处,发生白线一道。显似割断国旗分为两半,且像亦不甚维肖”,“拟将画像改为正面,并将图案由横形改为竖形,兹符具草样一份,如蒙核准,当再正式绘印”。这份修改过的“草样”,则是由另一位邮票设计者修改完成的。

设计师孙传哲于1949年11月21日奉调进京,入职新组建的邮电部邮政总局邮票科。此前,他已设计过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28周年”即“大进军”,以及“毛泽东像”等华东解放区邮票。于是,修改“开国纪念”邮票图稿由孙传哲担纲。

孙传哲后来回忆道:“画家张仃、钟灵已拿出了设计初稿,邮电部领导看后认为:‘此图稿中毛主席像是侧面的,不太理想,而且像上的头发太长,图稿上的五星红旗也缺乏动感’。我回想起自己曾为华东人民邮政设计的‘毛主席像普通邮票’。那套邮票上的毛泽东是根据画家黎冰鸿的素描像改画而成的,画中的毛泽东同志头戴军帽,脸上流露着胜利与自信的微笑。何不借用这幅毛主席像?我又将张仃、钟灵原稿中的毛主席侧面像改为正面像,并参照黎冰鸿的那幅素描像重新精心绘制。我还将原稿中呈平面型的五星红旗改画为凌空飘扬的形状。最后,我对原设计的稿进行了一个大手术:将横式构图改为立式构图,增添了画面稳重庄严感”。

1950年3月7日,邮电部正式批准采用改过的“正面竖形图样”,并提出“毛主席的风纪扣略欠整齐,希再予修改,以期完善”。接着,邮票在上海大东书局印制。为达到“此项邮票印刷必须精美”,京沪之间多次沟通,确认最佳印刷方式,并具体提出如“棕色与青莲,不甚明艳,印付望注意”。于是,印刷也在“以期完善”,精益求精。

“开国”新邮发行的邮政通用

1950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发行。作为国家邮政的邮资凭证,其邮政称谓发生一个历史性转变。

此前,自1949年10月8日发行新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始,前三套纪念邮票均标以“中华人民邮政”。在人民政权诞生之前,解放区的“区”的概念出现在邮票上,如“华北人民邮政”“华东人民邮政”“东北人民邮政”等。1949年初全国解放前夕以及解放之后至1950年,则有以“中华邮政”和“中国人民邮政”某某“区”邮政标称;如“武汉解放纪念”邮票即以“中华邮政华中区”为名称;著名的“大进军”邮票,曾以“中国人民邮政西南区”为名称。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初三套纪念邮票去掉“区”的概念以全国性的“中华人民邮政”称谓,显示了人民邮政的新的政治面貌。

1950年7月1日发行“开国纪念”邮票时,邮政称谓正式改为“中国人民邮政”。全国解放之初,毛主席发布命令,中央各政府机构应以原华北人民政府所属机构为基础组建。邮电部在1949年11月1日成立,并于同年12月召开全国邮政会议。在“会议决议案”中,确定邮政名称为“中国人民邮政”。因此,在1949年12月28日邮政会议前后发行的纪念邮票上,如1949年10月8日发行的“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纪1”和1950年2月1日发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的“纪2”,以及1949年11月16日发行的“世界工联亚洲澳洲工会会议纪念”的“纪3”,均沿用“中华人民邮政”。到了“纪4”,亦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才第一次使用了“中国人民邮政”字样。这是新中国邮票上出现“中国人民邮政”称谓的第一套邮票。

作为通用邮票,“开国纪念”邮票的面值设置面临开国之初复杂的币制改变。1949年12月28日曾确定四枚邮票面值为200、300、400、500元。1950年1月7日,面值又改为200、300、500、1000元。3月6日又改为1000、2000、3000、4000元。5月6日则改为800、1000、2000、3000元,才最后确定。

在东北解放区更有复杂的币制实行。共和国成立之后,东北解放区与关内实行两种币制,即使在东北区,其中旅大区也还实行另种币制。这种状态也在“纪4”邮票发行中体现出来。

为适应这种币制,从1949年10月到1950年12月,八种纪念邮票皆发行了面值不同的全国通用邮票和“东北贴用”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照例发行了这两种邮票。但因旅大区币值不同,东北邮政管理局向邮电部申请,拟为旅大区加印“旅大贴用”邮票100万枚。当邮票印制完毕,东北地区又开始统一币制,“邮政方面亦采一致行动,同时改用东北币邮票”。于是,邮电部相关部门通令:“旅大贴用开国纪念邮票停止发行”,“请勿分发各局,存候处理”。已经印刷的80万枚“旅大贴用”邮票封存。

1950年7月1日“开国纪念”邮票发行之后,邮电部邮政总局发布359号通令“一律售至本年十二月底为止”,且“不必限成套售卖,务期全部售罄”。这套纪念邮票总印数在500万枚左右。甫一发行,供不应求。为满足各方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具有历史意义纪念和特种邮票的需求,邮电部邮政总局又于1955年加印了16套邮票。其中,“开国纪念”邮票又发行了200万套左右再版邮票,使这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纪念邮票在邮政流通各渠道中,得以更广泛地传布和存留。

带着“开国盛典”印记,在共和国初期,在国内国外,这套纪念邮票作为一个伟大时代的纪录和见证,广为传布,多受好评,并在1980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30周年“最佳邮票”称誉。

(作者系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六届副会长)


编辑:杨岚

关键词:邮票 纪念邮票 发行 邮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