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复兴路上>边陲再探明珠 边陲再探明珠

​卓玛小小的愿望

2019年09月17日 14:08 | 作者:孙金诚 邓进 张永华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9月17日电(记者 孙金诚  通讯员 邓进 张永华)沿着蜿蜒的道路,绕过缓缓流淌的尼洋河,踏着朝阳,迎着微风,记者一行乘车走进了西藏米林县羌纳乡西嘎门巴村。

远远望去,村子里绿树环绕,两层的门巴族风格小楼笔直地矗立在村道两旁,深色的瓦,浅色的木窗,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西嘎”在藏语里意思是“村庄位于四处风口的地方”。

2018年7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西藏自治区考察,一下飞机就来到西嘎门巴村,他走进村民贡桑家中关切询问生活情况,和乡亲们拉家常、谈发展,当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西嘎门巴村是2003年由墨脱县甘登乡鲁古村和果登村合并搬迁至米林县境内,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的47户发展为现在的70多户,以门巴族为主。


2

图为西藏米林县西嘎门巴民俗村游客服务中心

“总理是很朴素很亲近的人。”回忆起李克强总理来自己家的情景,贡桑声音有些哽咽地说:“总理问我家里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一年挣多少?看病和孩子上学方便吗?现在还有什么困难?没见过总理之前,觉得总理那么大的人物,可能是很严肃的,可见面之后发现,总理没有架子,和蔼可亲,和大家像一家人一样说话。”

贡桑一家是由鲁古村搬迁过来的。尽管在鲁古的时候贡桑的年龄还小,但是对以前的生活却记忆犹新。

“那时候,我们村子在半山腰上,出行很不方便。每次外出,都要过村外的溜索,很危险,一不小心就掉到沟里去了,加上离乡里又远,每次去乡里我们都要买上几个月的生活用品。”

2003年,贡桑家和其他村民一起搬迁到西嘎。“到这里时,房子已经建好了,每人只要出5000元便可搬入新房,房子也都作了基础的装修,只要再添一些家具便可入住了。”贡桑现在住的房子有200平方米,还有独立的浴室和厨房。

驻村干部珠扎说,像贡桑家这样带院子的二层小楼,一字排开在村部后面宽阔的土地上,总共有20户,他们都是享受易地扶贫搬迁的。

1

图为西藏米林县西嘎门巴民俗村民居

贡桑家里明黄色的藏式家具衬着古朴精美的藏式地毯,条桌上摆着55吋曲面液晶大电视,墙上挂着一家人和总理的合照。

“我特别满意现在的生活。家里有一辆装载机,两辆小车,平时工地上有活就到工地上去,没活的话就跑出租车,再加上务农和旅游接待,全家年收入达15万元,医疗和教育都有保障。全村九成都达到了这样的收入水平。”

“如果还是生活在旧村,我们俩可能就不会认识,更不会有两个可爱的女儿。”贡桑边说边指了指坐在一旁的妻子吉娃卓玛和两个女儿,听完贡桑的话,吉娃卓玛羞涩地笑了。

李克强总理到他家的时候,他6岁的女儿益西卓玛送给总理一份“特殊礼物”:在本子上用汉语和藏语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把它作为礼物送给总理。

“当时,卓玛在上幼儿园大班。现在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贡桑摸摸头笑嘻嘻地说,在这里,孩子上学也十分方便,不仅学校教学质量高,路也好走,十几分钟就能到。“现在政策好了,我要让孩子们都能上好学,学好知识,将来不再吃没文化的亏。”

站在贡桑身边的益西卓玛听说记者是从北京来的,格外高兴。小姑娘转身跑到卧室,拿出一张奖状对记者说,“总理爷爷让我好好学习,我现在得了奖状,我想让总理爷爷看一看,对他说我想他了,给他唱我在学校里学的歌,讲学校里的故事。”

西嘎门巴村现有学龄前儿童25人,都享受免费的双语教育。

李克强总理来过以后,这个以风命名的村子,风头越来越盛,来参观的人一波接一波。珠扎表示,村里计划结合当地藏纸工艺制作、木艺加工、藏香生产,打造集旅游体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旅游集散点,将厂房变景区、产品变商品,在进一步打响品牌知名度的同时,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走出贡桑家小院,大门两旁种植的粉白两色的格桑花正迎风而舞,仿佛在诉说着小主人的美好愿望。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西嘎门巴村 贡桑 总理 卓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