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首个世界患者安全日———

中国医疗质量和安全显著提升

2019年09月18日 08:47 | 作者:王天奡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9月17日是首个世界患者安全日。记者从国家卫健委了解到,近年来,中国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住院患者死亡率、压疮发生率、输血反应率等患者安全类指标持续下降。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长强介绍,患者安全主要是指通过采取系统性的、预防性的措施,降低医疗过程中以及医院环境中的各类风险,使患者在医院期间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伤害,维护患者及整个医疗环境的安全状态,“患者安全并非独立的内容,涉及医疗质量安全、医疗服务、医疗风险防范等方方面面,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今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9月17日设立为世界患者安全日,以传播患者安全理念,推动全球协同合作,共同增进患者安全。

“仅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全世界每年就有数百万名患者因不安全医疗而受到伤害,并导致260万人死亡。这些死亡大多可以避免。”9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发文表示,提醒全球注重患者安全问题。文章显示,每10名患者中有4名在初级和门诊医疗中受到伤害。其中,最有害的错误与诊断、处方和药物使用有关,仅用药错误一项,估计每年就会造成420亿美元费用。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说:“任何人都不应当在接受医疗时受到伤害。然而在全球范围内,每分钟至少有5名患者死于不安全的医疗。我们需要建立患者安全文化,以促进与患者的伙伴关系,鼓励报告错误并从中学习,并创造一个无指责的环境,使卫生工作者能增强权能并获得培训从而减少错误。”

世卫组织呼吁世界各国和合作伙伴采取紧急行动,减少医疗过程中的患者伤害。提升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对于提供有效的卫生服务和实现全民健康覆盖至关重要。

周长强指出,第一届世界患者安全日之际,卫健委将本届世界患者安全日的活动口号定为“人人参与患者安全”,旨在动员医院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患者安全、人人参与患者安全,由点到面、形成合力,共同编织一个紧密的安全网,提升医院安全水平,保障患者健康权益。

周长强表示,多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建立并完善了医疗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临床诊疗相关规范标准体系,明确了在诊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的一系列制度,对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卫健委将患者安全管理融入医疗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

据介绍,自2005年开始,先后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了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大型医院巡查以及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等活动,通过改善医疗服务流程、加强单病种质控、构建医院感染防控体系、提升临床用血保障水平、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等举措不断加强医疗规范化管理,完善服务,提升患者在医院期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18年,卫健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专门就患者安全工作做出部署,明确提出五项主要任务和十项工作举措。此外,从2006年起,中国医院协会按照国际惯例每2~3年定期发布一版《患者安全目标》。

周长强透露,最新版《患者安全目标》于2019年5月底正式发布,该版《患者安全目标》是结合当前中国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实际,遵循“实用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可实现性、国际可比性”的基本原则制定。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围绕构建“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患者安全工作格局、提升患者安全管理水平、营造积极的患者安全文化等方面开展工作。此外,卫健委还将广泛开展针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宣传教育,加强医患合作,增强医患互信,共同努力,提升患者安全水平。


编辑:刘畅

关键词:患者安全日 医疗质量 安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