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复兴路上>特刊报道>建设新中国 建设新中国

把文史工作当成终生事业

2019年09月21日 07:40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995年,全国政协在西城原顺承郡王府的旧址上修建了几幢现代化的办公大楼和会议楼,原有的旧式建筑物被迁往他处,唯有几棵老槐树作为历史见证被保留了下来。北门一隅(原政协东院)两棵挺拔苍劲的老槐树下面,曾有一座结构别致的庭院,这就是被人民政府特赦的部分伪满和国民党战犯,随后被安排为文史专员工作的地方——文史专员室。

审稿是专员们的主要任务之一。他们大都在原国民党营垒工作了几十年,比较了解其中的人、事内幕,因此,审阅相关稿件,具有局外人无法比的优势。按照财务规定,支付较大数额的稿酬要由社长签字。我经常发现有些稿子的扉页上写有密密麻麻的批注,如“这一部分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有史料价值”“作者并无此经历,属于编写”“这一段有出入,使用时应进一步核实”“这是一份重稿”等。更令人惊奇的是,稿酬是分段按质计酬,然后全稿各部分相加而得出总金额。最使我钦佩的是董益三(曾任国民党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部第二处少将处长),除了坚持这种评酬方法外,还坚持做审稿笔记,把他所审阅的稿件的要点摘记下来,以发现同类史料矛盾之处、判断是否重稿、为编目录索引写内容提要提供方便。文史办公室现存的1983年以前的目录索引,基本上都是经董益三之手编成的。文史专员们在参与写稿、征稿、审稿、编稿的过程中,把文史工作看成是自己终生的事业,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做出了优异的成绩。

1995年召开的政协全国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的盛会。在这次会议上,同42位从事文史工作30年以上老同志领取荣誉证书的文史专员有李以劻、杨伯涛、沈醉、郑庭笈;同96位优秀文史工作者接受奖状、奖金的文史专员有文强、杨伯涛、沈醉。他们是20多位文史专员的代表,他们接受的荣誉,是社会对他们所作贡献的肯定。

(作者系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原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黄森。本文编选自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134辑,标题为编者所加)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