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畅谈AI愿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全球受惠于技术变革

2019年09月27日 14:10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9月17-18日,由中国工程院、美国工程院、英国皇家工程院共同主办的“2019第四届全球重大挑战论坛”在英国伦敦举行。

论坛主题为“工程与变幻莫测的世界”,聚焦21世纪人类面临的14项重大工程科技挑战开展研讨,通过工程方法应对全球重大挑战。三国院士、专家、企业家等约900人出席论坛。

英国皇室安妮公主、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安·道琳、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周济和美国工程院院长约翰·安德森致辞,三国院士、专家、企业家围绕变革性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张建云院士、邓中翰院士、吴志强院士和阿里巴巴集团王坚博士分别作报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集团创建人兼首席科学家邓中翰以中国科学家的视角分享了对于未来AI技术发展前景的看法,畅谈了用科学愿景与社会愿景合而为一的理念普惠人类的议题。他还在大会上提出,未来人工智能的考验将是第十五项全球重大挑战,获得了在场中、美、英等国专家和科学家的高度认可。

1

邓中翰院士(右一)在峰会上与前美国工程院院长Dan Mote博士、美国工程院著名华裔学者谢明(Ming Hsieh)院士、留英博士生代表李沐天等开展了交流活动

聚焦标准 让天下受惠于AI带来的变革

人类在享受AI技术所带来种种益处的同时,诸如AI换脸、大数据杀熟、机器人高度智能等也带来一些问题。如何应对新挑战?

演讲中,邓中翰院士提出:“在过去的工业革命中,那些曾经的辉煌,让我们对赢得未来的胜利充满信心。因此我认为人工智能最终会造福于全人类。要让层出不穷的先进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我们需要突破现有的理论困境并赋予更多的创新内涵,同时,需要建立起技术适用的统一标准,才能让技术超越时空的界限,更好地服务于所有人。”

2

邓中翰院士介绍公共安全SVAC国家标准

他以中国的公共安全SVAC国家标准举例:在中国,已经制定了在全国范围内应用的公共安全SVAC国家标准。该标准创新采用了多项最新技术,解决了视频监控网络应用的特定挑战,广泛地服务于交通、金融、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行业。目前中国有许多基于SVAC的智慧城市项目的城市,例如湘潭,促进了智慧治理和公用福利的完善。这一切都再次佐证了先进的技术将普惠全体人类。

2009年公安部、工信部与中星微电子开始联合为中国天网工程制订SVAC国家标准;历经10年发展除了实现高效编码外,更有效地解决了前端智能分析和信息安全使用等技术难题。截至目前,全国共安装超过1.32亿台摄像机,安防监控领域广泛涵盖国家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平安城市、平安乡村建设、髙铁建设、髙速公路建设、智能警务、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校园监控、社区家庭等。

信息处理变革 走上“智能摩尔之路”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和芯片技术的创新突破。如今,在芯片技术逼近摩尔定律极限的背景下,邓中翰院士提出了推动信息处理能力持续提升的“智能摩尔之路”的发展理念。

在智能摩尔技术路线指导下,中星微研发的XPU多核异构智能处理器提供新一代的多模融合计算架构支持,它超越了NPU、GPU这一类深度学习处理器,能够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获得广泛地应用。对数据场景进行筛选分析,并用最优的数据处理方式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计算结果帮助决策及赋能行业应用。这是人工智能在近年内发展的重要方向,将继续引领芯片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科学愿景与社会愿景合而为一 方能造福人类

科技如何以人为本?作为在海外学成归来又投身于祖国科技建设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显然比普通人更有感触。

谈起人工智能发展未来的愿景和使命时,邓中翰院士感叹道: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曾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意思是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在面临重大机遇之时,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应该共同为建立“大同”社会出谋划策。人工智能技术是人类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又一个里程碑。除了工具方法和规则标准,制约人类更好地创造技术来服务人类的根本还是人类的愿景和使命。“对于这个以先进技术为驱动的互联互通的世界,‘天下’呼唤我们要有共同担当的责任感,共建命运共同体,我们将以宽广的远见和博大的胸怀,一同寻找解决重大挑战的方法。我们也相信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更快地赋能各行业,提高全人类的生活品质!”(鲁泽昊)

编辑:秦云

关键词:邓中翰 AI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