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复兴路上>边陲再探明珠 边陲再探明珠

鄂温克牧民有了移动“房车”

2019年10月14日 18:12 | 作者:高新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0月14日电 (记者 高新国)汽车疾驰在通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辉苏木方向的路上,放眼远望,广袤无垠的草原与天际相接,公路两侧不时有牛羊群掠过。进入9月,草原上随处可见打好的草捆,牧民们开始为牲畜储备“冬粮”。

一路驰骋,印象中草原上应该随处可见的蒙古包难觅踪影,反而常有砖瓦房映入眼帘。陪同记者采访的鄂温克族自治旗政协文史委主任韩玫瑰解释,国家给牧民建了砖房,不断改善牧民的生活条件,连牲畜都住进了“房子”,蒙古包自然用得少了。但在辉苏木乌兰托格嘎查的扎拉森尼玛家,记者发现他家砖房前一连扎着六七个蒙古包,怎么说用的少了?原来,扎拉森尼玛家从2013年开始搞牧户旅游,这些蒙古包是给体验草原文化的客人准备的。

一见面,扎拉森尼玛以鄂温克人特有的热情把记者带进蒙古包里,端上奶茶和水果。扎拉森尼玛笑嘻嘻地说,2013年家里就有196头牛,1000多只羊, 2015年自己被评为呼伦贝尔市和鄂温克族自治旗两级畜牧劳动模范。仅牧户游,一年就能收入10多万元,他说今年牛羊收入不会错,并向记者透露,2010年,他家牵头成立了有8户牧民参加的畜牧业合作社。“过去都是各干各的,放牛羊8家都要出动,现在几家分工合作,提高效率,打草很快就能完成。” 扎拉森尼玛说,合作社做得好,2018年旗扶贫办还支持一个养殖扶贫项目,由合作社带动贫困户通过分红增收。

“现在不仅路修得好,常用电也通了,并且还有水井,用上了自来水。”扎拉森尼玛向记者介绍近几年的生活变化。“国家给建砖房是从十多年前开始的,每年解决一批,现在基本都住上了。”扎拉森尼玛的妻子说,有了砖房冬天牧民们不受罪,有了大棚牲畜也享福,从12月到来年5月集中接羔期,大棚内暖和,死亡率大大降低。“过去都是人畜混住,现在分开,环境卫生要好很多。”扎拉森尼玛补充说。

从蒙古包出来,记者发现一个类似车厢的东西停靠在砖房旁,不知何用。扎拉森尼玛说,这是为了便于牧民放牧时搬迁,政府补贴支持牧民购买的活动板房。“原来放牧都要拉着蒙古包‘安营扎寨’,现在是‘说走就走’,非常方便。”听了扎拉森尼玛的一番话,记者随口说,这不就是牧民的移动“房车”吗?大家会心一笑。

见到其力格尔时,他刚从打草场回来。辉苏木的宣传负责人告诉记者,是打电话跟他联系采访的,过去没准要骑马或摩托车才能找到人。记者不解,其力格尔家里网络电视都用上了,通讯联络不应该早就解决了吗?原来,到2016年这里才实现移动通讯信号全覆盖,逐步联通网络。有了网络,眼界变宽,怪不得扎拉森尼玛妻子说,考虑发展电商,把牧民们纯天然的绿色农牧产品销售出去。

其力格尔与扎拉森尼玛同一个嘎查,是嘎查的副嘎查达。其力格尔介绍,嘎查一共185户,460多口人,现在人均收入比2009年增长了一倍多达到1万余元。其力格尔家里拥有打草机、捆草机、拖拉机、搂草机等农用设备和货运车。“农机都是享受国家补贴政策购买的。”其力格尔说,现在好多牧民家里都有这些农用设备,10年前牧民打草主要用“小四轮”,效率很低。每到打草季,其力格尔就和妻子携带设备给别人打草,“一天收入4000多元”,另外还有牲畜收入,对于2014年投入100多万元购买设备,其力格尔觉得不是太大负担,甚至“有计划把政府2009年建的砖房再翻新一下”。

其力格尔一对漂亮的双胞胎女儿在旗里的学校上学。政府对鄂温克族学生有补贴支持,牧民们比过去更重视教育了。“嘎查现在有10多名大学生,10年前几乎没有。”其力格尔说。

鄂温克族自治旗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旗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8年全旗有几条乡村公路通车或开工建设,当年饮水安全工程新建供水井234眼,牧区通电工程惠及牧民778户,牧区安居工程惠及牧民435户,实施广电、网络覆盖工程,43个嘎查林场、9个自然村实现光纤接入,广播电视覆盖率提高到98%。政府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包括辉苏木乌兰托格嘎查在内的鄂温克人集中的嘎查的生活会越来越便利。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