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线传真 一线传真

陇西:脱贫路上奋力前行

2019年11月12日 17:06 | 来源:甘肃日报
分享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银辉

立冬时分,本是农闲时节。然而,走在陇西县乡村,许多人都忙着手头的活计。

一大早,权家湾镇郑家川村村民郑满船就开始为家里养的7头肉牛准备饲料。

郑满船曾经在外地打工,做建筑工人。“建筑工地上干活累啊,还挣不上多少钱。”思来想去,郑满船辞去工作,回到家乡。

2015年下半年,郑满船利用精准扶贫贷款开始养牛:“政策这么好,剩下的就要靠咱自己努力了”。

4年过去了,他不仅扩大了养殖规模,还收购同村及邻村养殖户的肉牛贩卖,算下来一年能有五六万元的收入,郑满船已于2016年脱贫。说起这几年的好光景,郑满船用开门就能看到的梯田形容——“层层高”。

据陇西县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当地主攻产业扶贫,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的原则,大力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形成了中医药、马铃薯、食用菌、牧草、林果等主导产业,中医药、马铃薯、食用菌、林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5万亩、40万亩、8万亩和20万亩。通过发展富民产业,全县特色种养业覆盖贫困村比例达到100%,每户贫困户都有了增收产业,特色产业收入占到当地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陇西县脱贫攻坚道路上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社会帮扶、东西协作和中央定点扶贫等帮扶力量。

近几年,陇西县不断深化与福建省连江县的扶贫协作关系,加强对接交流,成效显著。其中,陇闽鑫食用菌产业发展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便是协作“春风”吹开的一枝“花”。 据公司相关负责人景国军介绍,今年7月至10月,公司在14个乡镇38家香菇种植合作社中收购8万余公斤香菇,其中涵盖300多户贫困户。“我们收购时,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5元至1元的价格收购,不仅解决了香菇种植户销售问题,还遏制了恶意压价行为。”景国军说。

此外,为了提高香菇质量,让香菇卖出更好的价钱,公司不定期入棚培训。之前,很多菇农认为香菇越大越好,错过了香菇的最佳采摘期。经过培训后,他们才知道,质量上乘的香菇伞盖一般在5厘米左右,并且处于半开状态,这样的优质香菇才能卖得好一点。时间一长,菇农开始重视香菇的品质,交货时也能按照等级分拣香菇。据景国军介绍,培训前,公司收购上来的一等菇大约只占总数的20%。培训后,收购到的一等菇能占到一半左右。

目前,连江县有22个乡镇、57个村、10家企业分别与陇西县17个乡镇、57个深度贫困村、10个贫困村实现结对帮扶。今年共对接落实帮扶资金3972万元,建成标准化草牧基地8个、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6个、扶贫车间8个,带动1159户贫困户增收。社会帮扶方面,省总工会、兰州铁路局、定西市委组织部、定西市教育局等帮扶单位于今年落实帮扶项目900多个,投入和协调引进资金2713.4万元。

陇西县在全面落实乡镇干部“双包一访”“驻村代办”工作责任制的基础上,选调775名优秀年轻干部组建成立215支驻村帮扶工作队,推动驻村干部真正奔赴一线、扎根基层、融入群众、破解难题、帮办实事。

定西市教育局选派到权家湾镇郑家川村的驻村帮扶干部易思平于今年5月到岗。从那时起,每一天的工作笔记他都没有落过。记者随手翻开易思平的工作笔记本,其中一页这样写道:“农村老人学习使用手机是大势所趋。今后入户时要将这作为便民小事,教会老百姓学会使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片真情。几个月下来,这样的工作笔记,易思平已经记录了将近两本。

针对郑家川村村级集体经济效益较低、养殖合作社发展困难等问题,帮扶工作队联系聘请养殖专业技术人员2名,帮助建成400吨青贮饲料坑2个,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饲草100亩,带动71户贫困户发展养牛产业。目前村集体实现收益3.5万元,还召开了分红大会,第一批入股的22户贫困户收到了分红。

为了锻造一支敢打、善打、能打脱贫攻坚硬仗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陇西县制定出台了脱贫攻坚目标考核和奖惩办法。“对驻村干部的考核特别严厉。”说话间,易思平拿出最近一次全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到岗履职督查的通报表,上面有平时成绩和督查成绩两项积分相加而成,平时成绩由到岗履职积分、帮扶业务和日常管理3项构成,最后按总成绩排名。谁干得好、谁干得不好,一目了然。

众擎易举。2013年,陇西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34个,贫困人口3.58万户14.63人,贫困发生率为33.64%。2018年,全县贫困村减少到90个,贫困人口减少到3.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7.61%。今年,陇西县广大干部群众全心全力全速冲刺,已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重点任务清零,预计将有90个贫困村、8200户2.81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不怕山高路陡,不怕山长水远,广袤的陇西大地上,广大干部群众信心满怀,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关键词:脱贫路上奋力前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