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村民愿望得实现 南众村旧貌换新颜

2019年11月14日 17:19 | 来源:黑龙江日报
分享到: 

本报记者董新英

南众村全村6个自然屯呈一字排开,依山而建,从东到西6.3公里,一路走过去,一箩筐的脱贫故事徐徐展开。

在日前公布的全省脱贫攻坚奖表彰名单上,省发改委驻海伦市海北镇南众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张永祥获得贡献奖。从2017年6月驻村开始,他在这里已经是第三个年头,对于南众村的变化,张永祥说要从驻村时村民口中的“愿望”说起。

为了满足愿望

南众村因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受严重水灾被定为贫困村,贫困户51户106人,其中因病致贫47户91人。

张永祥说,驻村时了解到南众村共有耕地18357亩,其中水田约12000亩,人均拥有水田5亩多,水稻种植是南众村的第一支柱产业,但是,因为水利、电力等相关基础设施薄弱,支撑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水稻种植产业的经济效益。

村民说,每年春季水稻插秧期间,因上游与下游水渠灌溉挣水、抢水,村民之间经常发生矛盾,能把农田“水”问题解决就好了。

南众村牟淑琴大娘说,这村路不好,要是下雨天也能穿拖鞋走路就好了。

还有村民对他说:“我家小孙子都不愿意来,说去奶奶家还得套上塑料袋才能进屋,要不然就踩一地泥,太不好玩了。”

还有些村民羡慕地说,你看别的村都跳广场舞,咱们村要是也有广场,也亮起路灯,那小日子可就美了。

这些愿望很朴实,也很现实,张永祥和队员仔细收集着这些愿望,暗暗下定决心,

要把村民关心的这些事一一做实。

南众村变了样

秋收已过,南众村村部前的广场上已经堆积了10余户人家的水稻。

“这不是广场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张永祥说,这是南众村的晾晒场兼文化广场,有2200平方米。2017年,南众村亮起了150盏路灯,2018年工作队用项目资金为村民建设了晾晒场。“看到升起的国旗了吗?以前村里是没有地方升国旗的。”如今村里组建了秧歌队,置办了音响设备和秧歌服、扇子等文体活动用品,南众村村民也跳起了自己的“广场舞”。为了让村子美起来,工作队还带领村民在村屯路两旁栽上榆树,种花2万多株,优化和美化了村屯环境。

村民最关心的“路”问题,现在也解决了。通过协调项目,村内2700米巷道土路硬化,这件事让村民喜笑颜开。村民“杨嫂子”说:“我家住的比较偏僻,当时就怕修不到我家,上火嘴都起泡了。找到工作队,工作队让我放心,现在我家门前也有了硬化路。”75岁贫困户李树林说,这回再出屋,可不怕深一脚浅一脚的了。

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村民关心的“农田水”问题也有了眉目。张永祥说,2018年队员姜学涛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维修加固灌溉渠12公里,安装各型号涵管92处,上游到下游供水时间差,由过去10天缩短为2天,村民再也不因为抢水闹矛盾了。与此同时,工作队积极协调东方红水库保障灌溉用水。协调电力部门投入420万元,架设水田用电高压线13公里、低压线9公里、变压器11台,安装卡式电表480块,农民灌溉水田由过去用柴油机改为用电,每年减少投入108万元,并且释放多余劳动力。种田大户范喜宏说,早插秧七八天,收成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这真是实实在在的效益。以前用柴油机灌田可是费柴油啊,现在可是太省钱了,省钱就是挣钱。

金花葵开在南众村

在第七届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和第二届中国·黑龙江国际大米节“小康龙江-优势特色产业扶贫展区”,南众村的金花葵惊艳亮相,一朵朵黄色的花朵非常漂亮。张永祥说,这是队员邓吉喆研究的。扶贫产业不能一窝蜂,怎么种出“新奇特”?工作队把目光聚焦到闲置的水稻大棚上。张永祥说,南众村现有各式水稻育秧大棚近800个,折合土地面积300余亩,每年插完秧从5月下旬开始闲置。“种金花葵可以说是千里寻苗,从海伦市到萝北市倒了5趟车才到目的地,买了200棵苗。自己又买种子试种。”为了让金花葵项目顺利在南众村落地生根,工作队员们学习了相关种植技术和鲜花烘干技术,并利用种粮大户的闲置大棚进行了试种。今年8月,金花葵试种成功后,工作队又设计了相关产品商标和包装。亮相展会的金花葵是第一次走出“深闺”。

千里寻苗寻找到一条致富新路,南众村村主任刘龙说:“值!”自从工作队来了,村里真是大变样,村里的农产品搭上了电商平台,网销助力。种田大户王俊铎说,今年试种了150株金花葵,棚里还有开着花骨朵的,明年准备种三个棚,保守估计一个棚能赚近2万元。

关键词:村民愿望得实现 南众村旧貌换新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