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肖荣:“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新华社银川12月4日电 题:“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她为精神病患家庭送去希望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杨稳玺
“精神障碍患者往往家境贫寒,也缺乏家庭治疗知识。我们帮助一名病患康复,就能拯救一家人的生活。”肖荣说。
肖荣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福利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是多个精神志愿服务组织、队伍的理事、队长,在11年志愿者生涯里,她和她的团队为社区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近五千次各类康复救治,成功帮助15名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完全康复、回归社会,还将精神康复志愿服务范围从社区延伸到乡村,成为百余个精神病患家庭心中的光芒与希望。
志愿初接触:“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看着新闻报道,眼泪就不自觉往下淌,下定决心一定要为灾区做些什么。”2008年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当时本科毕业、已工作3年的肖荣主动请缨奔赴灾区。“落选”后,她再次申请前往灾区孤老宁夏安置区工作,这是她首次接触志愿服务工作。
“真是一场硬仗!”时隔多年后回忆,肖荣依然感叹。肖荣在安置区照料老人们的生活,负责心理疏导。一开始,这项工作开展得十分困难。“有些老人经常处于‘发呆’状态,对别人问话没有反应,甚至还会抗拒。比如,给他们喂饭时,他们会伸手阻拦;搀扶他们上马桶时,他们会反向用力。”肖荣说,老人们刚刚经历了地震带来的伤痛,或多或少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拒绝交流,肖荣默默陪伴;面对抗拒,肖荣温言细语。同时,志愿服务也不能耽误本职工作,肖荣每天下班后前往安置点从事志愿服务,晚上就在安置点值班室休息,早晨交接后再回到医院上班。无论多么劳累,她总是如春风化雨般为老人送去温暖。慢慢地,肖荣取得了安置区老人们的信任。好多个日夜,从梦魇中惊醒的老人们会大声呼喊“小肖”“肖医生”,会向她倾诉:“我们想家,想回家。”
肖荣是怎么做到的呢?面对这一问题,肖荣给出答案:“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坎坷志愿路:“我一脚踢死你”
2008年的志愿服务是一个契机,之后肖荣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从事志愿服务,走访病患家庭,为他们提供康复治疗、心理疏导等帮助。她说,不少家庭因病致贫,经济窘迫加上缺乏专业照护知识,让患者无法得到持之有效的康复治疗。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采访中,肖荣反复念叨这句话,“病人散居在不同社区,到病人家中开展随访服务,询问病情,测量心率血压,再进行治疗,没有一个多小时下不来。需要建起一支志愿者队伍。”
然而,从事精神障碍康复志愿服务必须忍受病患的不配合甚至暴力行为,组建一支志愿队伍比较困难。肖荣说:“刚开始那几年,在学校、社区招人时鲜有问津,慢慢有人愿意来试试了,但十有八九却留不下来。”
有一次,肖荣和志愿者们去病患家随访。患者病情突然发作,高喊着“我一脚踢死你”,一脚就踢到肖荣大腿上,把她踹倒在地。这一情景吓坏了刚刚入行的“新人”。随访结束后,好几位新加入的志愿者就表示要退出。
经过9年的坚持和努力,肖荣终于在2017年组建了阳光心园志愿服务队。两年多来,这支志愿服务队将服务范围从社区拓展到农村,让精神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真心换真情:“听说你要来,我就站在路口等”
记者跟随肖荣开展志愿随访服务那天,恰逢银川市首场冬雪。下午3点半左右,当汽车要向巷子口转弯时,一个满身是雪的身影欢呼雀跃地迎了上来,他迫不及待地拍打着玻璃,口齿不太清楚,“肖主任,听说您要来,我下午1点就站在路口等您,就怕您找不到。”
“我怎么会找不到,闫群(化名)你赶紧回去,我认识路。”肖荣用略带“生气”的口吻催促。车子刚刚开到小区门口,就看见患者闫群70多岁的母亲张罗着抬杆停车。
“他们会用最简单质朴的方式来表达真挚感情。”在记者随访中,无论是闫群在雪中两个多小时的等候,还是原本精神不清、表情呆滞的病患们见到肖荣时流露出的欢笑,都无一不在证明,肖荣用自己的真心换回了真情。
长期坚持志愿服务,肖荣也等来了家人对她志愿服务事业的理解与支持。“有时候,我会带着女儿一起去志愿服务,她就和那些叔叔阿姨聊天,还会给他们讲故事。”肖荣一脸自豪。
“还是感觉做得太少,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我们准备扎根农村,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肖荣说,前往农村开展志愿服务,为的就是“救治一名患者,脱贫一个家庭”。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肖荣 志愿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