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聚·焦点聚·焦点

“剩者”为王——共享出行企业靠啥赢?

2019年12月10日 09:50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共享经济以规范运作获得法制保障

文/本报记者崔吕萍

从第一辆到第100万辆,共享单车从最开始“是存量共享还是增量共享”的定义讨论,到后面的资金助力站在风口之上,再到后面的乱停乱放和退押金难,一路走来毁誉参半。

“今天调研共享出行,感觉企业能够从行业的野蛮生长中脱颖而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相比两轮出行,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俞光耀更了解地铁。在走访共享出行企业的过程中,俞光耀不止一次告诉人民政协报记者,在地铁站外,很期待共享出行企业能够有序布点、服务百姓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C20191210001-zx5

全国政协委员参加本报组织的共享出行调研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大城市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共享单车。但政府企业社会对共享单车一开始都没有准备好,现在,当行业洗尽浮筹,已经到了可以让飞着的子弹落地的时候了。从共享出行企业自身来讲,未来的发展需要从那些已经走向衰退的企业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对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标政府的政策要求,这些很重要。与此同时共享出行的发展也需要政府搭台,企业把这场大戏唱出生命力。对市民来说,他们的素质提升会在使用共享单车时体现出来。”俞光耀这样说。

俞光耀给了共享出行行业两个中肯的建议:“一是找准共享单车在城市百姓出行中的角色。只有定位准了,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地铁和共享单车作为城市出行主动脉加毛细血管要对接好,共同为百姓美好出行服务,比如在布局地铁车站特别是郊区车站时,尽可能将共享单车配套规划,把解决百姓出行接驳的问题考虑进去;二是共享出行企业要以规范运作,获得法制保障。规范是企业的事,法制是政府的事,两者不可或缺。”

“共享出行行业一开始是资本驱动的,政府处于被动监管状态。但时至今日,当共享出行在市场中的位置不再广受质疑时,一定要努力提升与政府的沟通能力,在合法合规、维护城市良好面貌的基础上,为城市微循环提供动力。同时,共享出行企业也要继续探索优化适应中国特色的共享出行形式。行业发展也要稳扎稳打,不去玩资本,搞噱头。”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江浩然长期观察共享出行领域,他的建议一针见血。

“信息安全是保障行业稳健发展的关键。人们通过租车,产生物联网数据,数据也将产生更大的价值。因此说,大数据一定是有价值的,但数据的安全就是风险。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产生大数据,大数据助力人工智能,但大数据某种程度上是会侵犯个人隐私的。大数据在未来发展能出彩,但企业必须思考如何来保障数据的安全,因为数据在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被窃取的。”谈及共享出行企业的数据安全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众人科技创始人谈剑锋这样表示。他同时建议,也可以考虑研究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共享单车的数据安全问题,这也是区块链技术一个比较适用的应用场景。

“未来,网络信息安全是基于网络发展的企业的核心根基和信息基础。同时,在互联网思维下,越精细越垂直的营销策略,才会更有发展前景和机会。”谈剑锋给出建议。

“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在倡导绿色环保,方便市民出行,解决最后一公里接驳难题,助力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部分城市车多为患、乱停乱放,甚至严重挤占城市公共道路、押金难以退回等一系列问题。今年年初全国政协围绕共享经济召开的双周协商座谈会我也参加了。当时的一个感觉共享单车在给百姓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出现无序发展,100多家企业一哄而上,野蛮生长,加之一些资本疯狂抢滩,不少城市曾同时出现‘人没车骑’和‘车没人骑’的现象。从出行的角度说,哪一种公共交通方式都有其作用,不能被轻易否定。同时,像哈罗出行这样的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而且不断拓展其业务范围,在短短3年时间,荣获2018年‘胡润独角兽排行榜’最年轻、上升势头最快的新晋独角兽企业,实属不易。靠的是智能技术驱动,精准化运营来提高企业效率。在共享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我们的一些法规政策及城市管理等滞后于新经济发展的情况,‘一刀切’式粗放管理亟须改变。”谈及此话题,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大教授李香菊这样表示。

对于如何完善共享出行,李香菊给出两个建议:“一是从企业角度,要坚持深耕细作,从使用者实际需求出发,不断细分市场,满足不同群体要求。比如夏天女同志穿裙子骑车不方便,企业是不是可以对车体进行改良,以免裙子夹到车链子里面;再比如中国这么大,各地地理气候环境都不一样,公司也要有长远的战略布局,在不同区域实现公司有效发展;二是从政府角度,在共享单车的监管方面也需要不断完善,不能简单‘一刀切’‘禁投令’,与其在共享单车上贴小广告变成移动的‘新城市牛皮癣’,不如放开对共享单车车身广告的限制。”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

“我也是一名共享出行的消费者”

文/本报记者崔吕萍

“我曾经一连扫码了一个共享单车企业的10辆车,结果10辆都是坏的,不能骑。共享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是创业者一度扎堆儿的地方,但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的第一关注点是,这辆自行车能不能骑,好不好骑。”全国政协委员屠光绍与上海的缘分起始于二十几年前,更一往而深。这或许也是他接到人民政协报就共享经济调研的邀约时,第一时间回复“同意”的原因。

C20191210002-zx5

    屠光绍委员试骑共享助力车

上海,轨道交通长度全球第一。有人开玩笑说,上海地铁停运一小时,飞机、火车可能都要停运,因为它是城市运转的“主动脉”。而在主动脉之外,城市的运转还有很多毛细血管。

“从家到单位,不到两公里,这段距离适合使用共享单车。”屠光绍喜欢使用共享单车,同时他是个有细节的人,在调研共享单车企业哈啰出行时,他不仅一路走一路问,更试骑了几款共享电动助力车且速度不慢。从产品使用者到行业观察者,屠光绍感受颇多。

“首先我觉得,委员通过走访企业,了解到经济新动能创造者的所做所思,在试用产品和听取企业介绍的基础上,带着自己的体验,去立体思考这个问题,这对委员了解市场主体很有帮助。”这是屠光绍对于调研方法论的思考。

作为曾经的上海老领导,屠光绍对于哈啰出行选址上海作为公司总部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从个人经历看,哈啰出行作为共享经济代表,能够立足上海辐射全国,至少可以说明,上海对于新经济企业发展的包容度在逐步提升。上海在发展经济方面很有优势,改革开放步伐也走在全国前列,但同时,一直以来,大家对上海新经济发展也在观察,认为相比其他地区而言,上海新经济发展还有潜力,吸引巨头或独角兽企业落户本地的能力也需要提升。甚至也有人认为,上海不是小企业特别是初创型企业的‘沃土’,但在这次调研中,我认为,新经济在上海可以发展好,同时还应得到更多来自政府的关注。”

另一个感受与企业相关。

“我们往往可以在企业的发展中看到行业成长的轨迹。目前来看,共享出行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进入到了新阶段。”屠光绍是共享单车最早一批用户,用他自己的话说,3年时间,他目睹了一些共享单车企业从兴盛走向衰落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干掉”企业的并不是资本或者竞争对手,反而是企业自身对于消费者利益及客户体验的忽视。

“3年,足以大浪淘沙,洗尽铅华。前期的野蛮生长之后,我发现共享出行行业进入到稳定发展、有序竞争的格局之中。而下一步的发展,还有赖于生存环境的优化。同时,这一行业也需要更多的合作和配套合作。”屠光绍这样表示。

“总的来看,共享出行行业要处理好四个关系:第一层是企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第二层是企业发展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第三层是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第四层是企业发展与政府服务之间的关系。全球流行责任投资,这也是共享行业里比较核心的支撑。”在屠光绍看来,共享经济本身就是“服务经济+新经济+绿色经济”,这是特征,同时也是发展路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当跑马圈地不再是核心考核指标,当精细化运作替代单纯资本运作,当服务经济的定位坐标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变得更为清晰,通过激烈竞争而“剩下来”的共享出行企业又该如何走好前路?调研座谈思考后,屠光绍提出两条建议:

“第一,对共享出行企业来讲,既要重视消费者体验和需求,也要持续细化特定需求,谁能在这个方面做得更好,谁就能抓住未来的需求;第二,行业管理方式也要与时俱进,没有任何一种管理模式是可以包揽一切的,因此政府也要适应新经济、分享经济的特点,不断改变完善自身的管理手段。”屠光绍言辞中肯。

编辑:秦云

关键词:共享 出行 企业 单车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