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沈忠浩:“德国制造”褪色与新工业战略登场

2019年12月11日 11:00 | 作者:沈忠浩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作者:沈忠浩

德国联邦政府近日发布了《国家工业战略2030》最终版。这份长达40页的中期战略规划目标很明确,就是要保持和提升“德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进而确保就业和经济繁荣。

德国重视工业不是秘密。早在19世纪30年代,德国就确立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无论备战、战后重建,抑或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工业始终是德国国家振兴的压舱石。即便在美英对金融业“神话”趋之若鹜的年代,德国也依然坚守自己的立国之本。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工业的崇拜早已融入德国人的血液中。

然而,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演进,德国人对本国工业的焦虑感上升,其引以为傲的“德国制造”似乎在全球工业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有点“不赶趟”,工业整体优势被缩小,数字化方面的能力和应用甚至落于中美之后,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增加。

忧患意识和反思能力在德国人身上并不缺。特别是去年以来,在外需低迷和自身结构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德国工业产出持续萎缩,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等支柱产业普遍遭遇困境,迄今不见好转迹象。眼看产业界“自救”乏力,政府出手并不令人意外,前提是反思“德国制造”褪色的症结,面向未来对症下药。

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长阿尔特迈尔在《国家工业战略2030》最终版的序言中表示,自今年2月公布《国家工业战略2030》草案以来,德国联邦政府与各方积极参与者开展了全面而有建设性的对话,重点围绕德国工业的挑战、机遇、框架条件、政策措施等。

“有竞争力的框架条件、促进新技术、保护技术主权是辩论的焦点。”阿尔特迈尔说。在《国家工业战略2030》最终版中,这构成了未来10年德国工业政策的三大支柱。

具体来说,德国政府计划通过税费改革等为企业“减负”,同时优化劳动力市场、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和流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为德国工业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发展环境。

技术创新方面,德国政府将目光投向那些可能改变产业“游戏规则”、驱动工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关键技术,计划培育中小企业“工业4.0能力”,推动建立工业4.0全球标准。除此以外,德国政府将重点扶植的关键技术领域还包括未来交通、工业生产低碳化、碳捕捉与碳存储及利用、生物科技、轻量化。

关于保护技术主权的部分虽着墨较少,但却体现了更强的国家意志。在德国政府看来,过去20年,世界经济重心已明显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德国工业不仅在商品和服务质量方面遭遇更有力的竞争,还要面对来自不同经济体系的挑战。为此,德国将在技术转移等方面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同时加强网络安全。

用阿尔特迈尔的话说,起草《国家工业战略2030》的过程让经济和工业政策成功回归德国政治辩论的中心。由此来看,《国家工业战略2030》对外释放的最直接信号是德国政府已下决心狠抓工业,也预示着更多政府的“手”即将出现。

事实上,德国在战后采取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即并非完全自由,也非完全由国家管制的所谓“第三条道路”,在国家建立和维持的秩序里实行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自由。针对《国家工业战略2030》所反映的政府干预,德国产业界亦喜亦忧,喜的是“减负”和扶持,忧的是政府可能直接干预市场行为,如企业并购。当然,多数人仍在观望具体政策落地。

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肯普夫说:“现在是将工业战略变为具体政策的时候了。”(沈忠浩)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工业 德国 战略 德国制造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