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要闻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原副主席崔郁谈扫盲班的故事

2019年12月16日 22:47 | 作者:朱 婷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委员简介:崔郁,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人民政协网12月16日电记者 朱婷)在今年86岁的老人郑女英记忆中,她的童年在甘肃天水市秦安县的一个小村庄里度过,村子里的女孩都不上学,直到出嫁前她还目不识丁。18岁结婚那年,她去领结婚证,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结婚证上印的啥,一个字都看不懂”。

郑女英命运的改变,得益于“扫盲班”。“由于妇女过去不能与男性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当时妇女文盲率远远高于男性,每10个妇女中就有9个是文盲。”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原副主席崔郁告诉记者。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党和国家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扫除文盲运动。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女同志也能办得到。”毛泽东一贯支持妇女解放运动,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推动男女同工同酬。上世纪50年代,我国妇女运动曾出现了脱盲热,妇女识字班、夜校直至夜大学层出不穷。

“1949年冬,全国妇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引领妇女参与到以识字为主要内容的扫盲运动中。各级民主妇联通过挨门挨户走访、召开动员会等多种方式,组织妇女参加扫盲班读书认字。”崔郁说。

上世纪50年代,郑女英跟随丈夫去兰州做生意,得以进入政府办的“扫盲班”。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通知,各家妇女必须报名参加妇女识字班。妇女识字班在晚上上课,白天可以带孩子干家务,打消了许多家庭主妇的顾虑。

对于郑女英这样的农村妇女而言,识字不仅提高了她们的地位,更是改变了一代妇女的命运。不再裹脚,生活的圈子也不只是围着锅台、地头转,她们开始读书看报,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变化。最让郑女英骄傲的是,她的6个孩子后来全都成了大学生。

“农村妇女占到农村人口的一半。不识字会让她们对世界产生畏惧和退缩,甚至是丧失独立人格。”崔郁说,所谓知识改变命运,知识给她们真正的改变,是人生向上的机会和能力。而另一方面,女人又是母亲,母亲素养决定着民族的命运,“只有识字的妇女,才更有可能把子女尤其是女孩送去上学,才有可能在经济上变得更加自力更生,才有可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去。”

这场扫盲运动不但在文化上使广大妇女摆脱旧社会的噩梦,更使她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积极参与到新中国建设中。崔郁说,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1600万妇女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帮助妇女脱盲,提升文化素质,是一项复杂漫长的工程,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

1988年,国家教委召开全国扫盲工作会议。据当时统计,建国以来,全国总人口中文盲比例已经从80%以上,下降到20.6%,全国已有约一亿零八百多万妇女先后摆脱了文盲状态,已经扫除的文盲中大部分是妇女。在当年颁布的《全国妇联关于进一步加强扫除妇女文盲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全国仍有224万适龄女童未入学,占未入学儿童总数的83%,在300万流失学生中,女学生占70%以上,可见扫除妇女文盲任务之艰巨。

“妇女素质是关系全民素质和妇女解放运动进程的重大问题。妇女素质的高低,文盲的多少,是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年的《通知》指出,在深化改革,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过程中,必须把扫除妇女文盲、解决女儿童失学,作为全面提高妇女素质的一项战略任务。

1990年,全国妇联与国家教委共同开展了“巾帼扫盲行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国妇联颁发了“世宗王扫盲奖”。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得益于党的政策,广大妇女同胞赶上了发展的列车,在新的时代,她们追逐人生价值和梦想,赢得自己的一片天地。

“进入新世纪,我当时正在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工作,集中开展了‘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千万农家女百项新技术’等培训项目。”崔郁说,在扫除妇女文盲、提高妇女识字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结合、实用而急需的学习内容,帮助她们既脱了盲,又致了富。

“新中国成立初期,脱盲后的广大妇女积极投身恢复国民经济和发展社会生产热潮,成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崔郁说。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妇女就业选择更加多元,就业和创业人数大幅增加。2017年全国女性就业人数3.4亿,比1978年翻了一番。全国妇联通过与四部委实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截止到2018年,累计发放3000多亿元,帮助600多万妇女创业就业。“从总体上看,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热情更加高涨,半边天作用更加凸显。”

7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妇女的受教育权得到有力保障,受教育水平大幅提升。“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国妇女文盲率由解放初的90%降至2017年的7.3%,实现历史巨变;女童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9%,基本消除了九年义务教育性别差距;另外,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比1949年提高30多个百分点,实现历史新高。”崔郁说。

在崔郁看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妇女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不容忽视的是,男女两性在受教育程度上依然存在一定的性别差距。

从地域上看,目前,我国妇女文盲主要集中在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而从年龄分布上看,今后扫盲教育的重点是15-50周岁的青壮年妇女文盲,因为这些人即使脱盲了,可能也缺少在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中取得成功的技能。新时代的“扫盲班”,重心也发生了变化。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确保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如何加强女性的职业教育、社区教育,推进家庭教育;如何防止新的青壮年女性文盲产生,这些都是今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议题。

“只有进一步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教育领域的贯彻落实,才能让广大妇女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才能使她们有能力做好新时代的开创者和建设者。”崔郁表示,也正如原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所说:“当赋权于一名妇女,就改变了一个家庭。当赋权于一群妇女,就改变了世界”。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妇女 崔郁 文盲 全国妇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