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将中欧班列打造成丝绸之路“命运共同体”班列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对外开放要继续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方向走。
“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人类经济社会全球化进程进入了历史新纪元,进入到‘海权’与‘陆权’并行的新时代,必将对亚欧大陆产生历史性深远影响。”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常委、中铝集团原党组书记兼董事长葛红林更愿意从在亚欧大陆上往来穿梭的中欧班列,谈我国对外开放之变与思。
2010年,成都和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迎来苹果等终端产品制造商以及富士康等代加工企业,成都成为平板电脑的生产基地,重庆成为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由此产生了产品及零配件进出口欧洲的需求。“当时,我作为成都市市长,积极争取到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支持,并由成都铁路局分别开通了蓉欧和渝新欧班列,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随后,中国的郑州、武汉、苏州、义乌等62个城市,相继开通了直达欧洲15个国家50个城市的班列,由此统称为中欧班列。”忆往昔,葛红林历历在目。
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去程开行2845列,回程开行2421列;去程重箱率达99%,回程重箱率达85%。
“中欧班列重新构筑了横跨亚欧地区的新亚欧大陆桥。铁路运输在时间上快于海运,在成本上又低于航空与公路运输,这就改变了以往只能走海运、跨境公路或国际航空的历史,对外经贸通道有了新的选择。”葛红林表示。
为加快打造成为“命运共同体”班列,葛红林有五点建议。
一是继续扩大向中国的出口,解决亚欧班列往返不平衡的问题。葛红林表示,8年来,亚欧班列呈现出向上的发展势态,但由欧盟、中西亚、俄罗斯及独联体、东盟国家发往中国的班列少。期盼中欧班列沿线国家与地区的政府、企业与行业组织,积极发展与中国的国际贸易,组织货源,与中国班列公司合作,大力开行面向中国市场的中欧班列,实现双边及多边经贸快速发展。
二是继续借势中欧班列,加快建设沿线国际铁路港。“对于亚欧大陆的广大腹地地区而言,建设国际铁路港意味着该地区拥有了国际型港口,能够处理进出口通关、对外贸易、国际物流以及对外国际交往与合作,由内陆城市转变为港口城市、口岸城市。”葛红林称。
三是继续创新政府服务,开创国际间海关合作的新局面。班列沿线国家众多,各国海关在监管规则、执法程序、通关期限等方面存在差异。为使中欧班列更加畅通,更加快捷,需要建立沿线国家海关大通关合作机制,实现“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
四是继续融入全球运输网络体系,打造智慧型的国际供应链服务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依托中欧班列、国际铁路港、海关,打造智慧型的国际供应链服务平台,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与合作提供包括国际物流、国际结算、国际金融、跨境全程溯源、大数据、一单制等功能在内的“一站式”供应链平台服务。同时重视海运原箱与中欧班列、集装箱场站及内陆还箱点的系统搭建,融入集装箱全球运输网络体系。
五是继续依托中欧班列,发展通道型、临港型产业。在多种国际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在成本、效率方面处于海运与公路、航空运输之间,国际贸易中存在大量如五金机电、化工、食品、家居建材、医药、纺织服装、电子、汽车及配件等适铁商品。由此,沿线各国与地区应积极吸引各方投资,大力发展基于中欧班列的通道型产业、基于国际铁路港的临港型产业,建立国际性采购中心、销售中心、金融结算中心、创新研发中心等,搭建国际经贸开放合作平台,引领本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
编辑:秦云
关键词:班列 中欧 国际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