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要闻
重视非遗教育应用 让非遗服务民生
通过非遗应用于生产来解决当下的行业问题,通过非遗应用于生活来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这是非遗历代传承的精神和本质。我国目前有10类1372种国家级非遗项目;北京市有10类11个世界非遗项目,12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73个北京市级非遗项目、909个区级非遗项目,这些不同级别的非遗项目都是应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的。
落实《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应聚焦在北京市教育领域的融合与应用、生活领域的改善与提升、行业领域的生产与发展,这是一项需要长期的助推工程。
图为本文作者冯午生正在为中小学教师做非遗公益培训
为此建议:
重视非遗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据调查,北京市2200多所中小学都有非遗课程,呈现在课后三点半的社团课、小学初中的劳技课、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综合实践课、美术课、创课、科技课,每所学校至少有3门以上的不同非遗项目课程并附带校本教材。
2018年至今,由北京市教育学会劳动技术教育研究会、北京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举办的“北京市中小学技术创意设计(TID)展示活动”已经两届了,北京市丰台区职业与成人教育集团非遗与设计学院承办的“北京中轴线非遗元素手工表达”主题活动,将北京中轴线长度7.8公里范围内、历经四个朝代860年的以历史建筑群为主的物质文化遗产及所支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18年3月初带入北京700多所中小学非遗课堂,作为师生手工创作的素材来源和灵感来源。2018年、2019年项目团队在丰台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大兴区、房山区、怀柔区、昌平区、平谷区、顺义区公益培训了劳技课、通用技术课、美术课、综合实践课老师1300多名;培训了小学生、中学生1600多名。传播传承非遗的同时,也提高了“北京中轴线申遗”的知晓率。
但目前发现,2200多所中小学非遗师资匮乏,非遗传承人培训老师、老师再传授学生的非遗教育师承谱系亟待进一步开展。建议基于现有的“一校一品”各校非遗特色课程,建立立足现有的非遗教育生态圈,尝试建立非遗课程联盟校,同步将非遗师资培育、课程材料包及智慧教具、创作素材库、作品及设计故事数据库等做体系化的设计与应用。
图为北京市中小学生中轴线非遗元素手工表达展示答辩现场
重视非遗在职业院校、本科院校的应用
北京市24所高职、67所本科院校的艺术类和设计类专业,比如服装设计、动漫、游戏、视觉传达、VR等,这些专业的技术和创意都亟须表达我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非遗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亮点。非遗内容的作品越来越受企业的青睐。建议重视非遗在职业院校、本科院校的应用,加强对非遗课题和非遗项目的研究,鼓励学生在设计作品中更多体现非遗在内的民族精神和本质。
重视非遗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的应用
今年6月,北京市残联重新评估原有的53家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又鼓励各区申报新的培训机构。新的评审标准里增加了关于非遗的职业技能条款。北京市丰台区残联目前已经开始尝试京绣玲珑枕非遗职业技能的残疾人培训工作,从枕头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学价值到非遗技艺,进行系统的培训,旨在培训结束后,能够快速形成京绣玲珑枕工坊,承接相应订单,实现残疾人集体就业或居家就业。调研中发现,残疾人在工作中的专注、耐心、执着、灵气更能使产品提升品质,北京市非遗传承人中也有残疾人,残疾人更懂得残疾人的消费需求。建议,在非遗职业技能培训中,快速探索出培训残疾人设计、研发、制作相关产品的路径,有效解决我国残疾人就业的民生问题。
图为北京市丰台区残联组织非遗玲珑枕职业技能培训现场
重视非遗在职工大学、社区学院的教育应用
近三年来,北京各区的职工大学和社区学院都陆续开设非遗体验课程,有汉字书法、金石篆刻、烫画葫芦、皮影技艺、风筝制作等,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调研中有这样的一个普遍现象,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种桂友(京做硬木家具)、梁季兰(宫廷团扇)、于美英(京绣)等活跃在北京市中小学课堂的非遗传承人都是六七十岁。退休后的非遗教学兼职工作使他们格外忙碌和充实。目前,各中小学非遗师资还在依赖社会的公司提供优秀手工艺人,还在依赖各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进校授课。建议各区的职工大学和社区学院针对非遗教育消费需求,鼓励退休人员报名参加非遗技能培训,合格后派往就近的幼儿园或中小学兼职授课,既能解决各区域幼儿园、中小学非遗师资的需求,也能解决退休人员兴趣爱好转化为第二青春的职业生涯,让他们老有所为。
(作者冯午生系民盟盟员、北京市丰台区职业与成人教育集团非遗与设计学院院长)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非遗 北京市 应用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