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复兴路上>边陲再探明珠 边陲再探明珠

毛南族的精神家园

2019年12月30日 15:29 | 作者:肖亮升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2月30日电(记者 肖亮升)一条新铺的水泥路,在青山绿水间蜿蜒向前。道路两旁,峰峦叠嶂,奇峰秀石鬼斧神工,让人感觉像是行走在画卷里。

道路通向一个毛南族世居的村庄——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堂八村。

毛南族与岭南少数民族一样,属于百越支系发展而来,曾经被称为“毛难族”。上世纪八十年代改为“毛南族”。1986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成立,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毛南族自治县。

毛南族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字。“毛南族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民族,接受新事物快,少数民族味道并不浓厚,最能代表毛南族文化的就是‘花竹帽’和‘肥套’。”河池市作协主席、毛南族作家谭自安说。

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记者与谭自安一道来到堂八村,走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毛南族“肥套”代表性传承人谭三岗的家中。

这是一栋三层小洋楼,开门见山,房前屋后都是青山,家门口就是稻田和菜地,颇有些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党和政府的政策好,给我们修通路、接通水、装了宽带,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谭三岗笑着说道。

来到他家二楼,谭三岗一边轻声念着“雷王、杜丹、三界公、三元、万岁娘娘……”等各种名号,一边郑重地将诸神木雕面具——“鲁仙”展示给记者。一共18面木雕面具。

“这些面具已有几百年历史,里面都磨光了。”谭三岗手中的“鲁仙”面具贴近面部的地方被磨得发亮。

带上“鲁仙”跳的木面舞,属于流行桂西北、贵南、湘西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傩戏”。毛南族的木面舞“嫁接”在千年历史的“还愿仪式”中,更具神秘色彩和人文价值。

今年58岁的谭三岗,21岁时跟父亲学习毛南“肥套”,是毛南“肥套”祖传第14代传人。

“肥套”是毛南语,“肥”是做的意思,“套”是道场的意思。这种道场是一种还愿仪式。毛南族每个年满36岁以上的已婚男人,无论生男生女,生了孩子就必须做一次。

毛南“肥套”,在谭三岗家族传承的可考历史已有200多年。如果再往前推,毛南“肥套”已有上千年历史。

“肥套”还愿仪式载歌载舞,唱歌跳舞的人都要戴上代表神明的木雕面具,像是表演一台大戏。唱诵的经文中既有佛经,也有道教经典,充分说明在很早以前,毛南族就与汉族和睦共处,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

时代奔腾前行,毛南族的大部分传统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肥套”得以顽强地保留下来。

在环江的部分地区,“肥套”依然很盛行。谭三岗今年已经被预订了6场,他每年参加的“还愿仪式”至少在20场左右。

“生活好了,‘还愿’也是一种感恩吧。”

下南乡下塘村的谭日瑞要在农历九月十一“肥套”。谭三岗要带上他的大儿子谭宏振,另外再叫上几个人,组成6个人的团队,到谭日瑞家举行“还愿仪式”。

谭宏振平时在广东打工。这位30多岁的年轻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游走——戴上面具舞蹈,代表着传统;脱下面具进流水线,就是一个标准的产业工人。

毛南人居住的地方大多是大石山。千百年来,因为土地贫瘠,贫穷像魔咒一样挥之不去。

2015年,经过精准识别,环江有60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66万人,贫困发生率19.56%。当地党委政府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群众发展产业扶贫,开展劳务输出。 2018年,该县脱贫摘帽37个贫困村,减贫人口4.41万人。

今年,县里计划实现24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减贫人口1.6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88%。

村里像谭宏振这样出门务工的青壮年有不少,他们务工挣了钱,回乡盖起了漂亮的房子,家里现代化电器一应俱全,买了摩托车,甚至小汽车。

谭宏振每年都要回家协助父亲做“肥套”。他甘愿这么做,不仅是因为能够拿到每天200元的酬劳,更多的是想让父亲的事业在他这一代得到传承。“这是我们民族的东西,不能丢。”

在整个环江,像谭三岗这种水平的师傅大约有20来个,只有谭三岗是父子传承,而且已经传承了14代。光是这一点,谭三岗在毛南“肥套”中的地位无人可及。

毛南“肥套”早已名声在外。2000年,日本文化部考察中国傩文化后,对毛南“肥套”惊叹不已。之后,谭三岗等6人作为中国代表,应邀赴日本参加国际民俗文化艺术交流表演,在日本引起轰动。

谭三岗去过美国、德国、韩国、新加坡、泰国等表演毛南“肥套”,每到一处,都收割无数国际“粉丝”。

脱下面具,谭三岗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种植粮食和蔬菜。举行“还愿仪式”时,他代表的是神明。

青山为背景,大地当舞台,在已经收割的稻田旁,谭三岗给记者演唱了一段毛南“肥套”。

一声声悠扬的唱腔中,记者分明感受到了毛南人丰沛的精神家园。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