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艺评 人物 展讯 画界杂志

首页>书画>资讯

贺年卡原来是这么来的…

2020年01月03日 16:33  |  作者:肖伊绯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贺年片的反对与批评者

随着贺年片发售的日益密集与制作上的花样翻新,中国都市公众每逢新年互送贺年片的风尚也愈演愈烈,据1936年1月2日北平《世界日报》的统计数据,仅上海一地即可在新年元旦前后消耗贺年片两百万张之巨。对于这一风尚,社会各界的不同意见,渐次涌现,反对与批评者也日益增多。


《柯达》杂志于1934年推出的组装自助式贺年片样式

《柯达》杂志于1934年推出的组装自助式贺年片样式


事实上,早在100年前,就在1920年末,即贺年片刚刚开始流行之时,当年贺年片广告的“抢滩”之地——上海《时事新报》之上,即已出现反对者的声音,一篇投稿者署名为“汪瑞生”的《废除贺年柬》,打响了国内反对贺年片的“第一枪”。究竟持何种理由反对,究竟又有哪些批评意见,不妨细读,原文如下:

废除贺年柬(汪瑞生投稿)

快到了新年里。往往友朋之中,互相授受新年片。一纸贺年片,差不多都要一角两角的样子。试问我送他一张,他也给我一纸,装潢固是美观,原来醒目一时而已,结果究竟,两相抛弃,值一废纸,有什么道理?至于交情说法,我们交友在乎精神。专靠那一纸贺年片,才算那朋友交情之道吗?唉,太无价值了!或说怎种贺年片子,每年一次,此项金钱,似乎可不必计及。要晓得你买几张,我买几张,积起来不是就成大项的款资吗?并且这项用费,全无用处。如其有所作为,而有价值,倒也不算什么,也不是专讲那经济问题。我写到这里,阅者诸君,必定要疑惑起来,以为书局营业上下不是要受一大打击吗?其实书局营业正多,何必兢兢一定要作此无谓的营业?有以邮政明信片画成“恭贺新禧”等字样代之者,倒也是一种办法。但是仔细想想,送给友人,也不过当他一种废纸罢了,何必多此一番手续呢?究竟不是道理。我以为到了新年里,譬如寄给朋友信片啊,信封啊,话说之外,加一些新年道贺的话头,就算好了。也是一件好且易的办法。总而言之,我们把无益的消耗,要废除他。现在年关将到,我们终要抱定“自我实行”的决心,去做革除那这种无需的消耗。所以不得不把我的一些浅见,冒昧里写出来。大家不要因事小而疏忽,那就是我一点诚意呀。

话说时任《时事新报》编辑,著名学者张东荪收到上述这一篇500余字的投稿之后,深有同感,即刻录用发表,并在文末附加了一条按语,称“东荪按,记者已决定实行,特附声时于此”。显然,编辑与投稿者产生了共鸣,对新年互送贺年片这一流行时尚,都郑重其事地投下了反对票。

此文之后,付诸笔下、见诸报端的反对意见,随着贺年片的日益流行,还在不断涌现。时至1936年12月18日,北平《世界日报》甚至刊发出了“不准发送贺年片”的官方禁令之报道。原来,当时的华北冀察政务委员会出台禁令,试图以官方力量来“移风易俗”,希望有效扼制机关内部乃至社会民众滥送贺年片的风尚。可这一纸官方禁令,就如同民国初年废除农历春节而力推阳历新年一样,并没有什么切实的效果———且看就在刊发官方禁令的同一报刊版面之上,还醒目刊印着贺年片发售的商业广告,禁令的效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恐怕直到跨入21世纪之后,随着信息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与日新月异,中国都市公众每逢新年互送贺年片的风尚才渐趋沉寂。然而,通过手机等发送的各类电子贺卡,仍还在每年元旦与春节时分,悄然传递于万亿中国民众手中与眼中,这也是无法“免俗”的又一事实。

(作者系四川文史研究工作者)

编辑:杨岚

01 02 03

关键词:贺年片 贺年 中国 新年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