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脱贫者说 脱贫者说

村里来了个“好书记”

2020年01月14日 14:30 |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刘印 通讯员 武小丽

“郝书记是个热心人。”

“郝书记是个有才干、有想法的好干部。”

“郝书记是我们大伙儿都认可的好书记。”

走进宜川县丹州街道高湾村,提起郝诚,村民赞不绝口,这个2019年6月才开始驻村的第一书记“郝书记”,兴产业、访民生、聚民心,早已成为村民心中的“好书记”。

递名片的第一书记

“有困难,记着找我。”

去年6月,初到村上完成工作交接之后,郝诚就挨家挨户走访村民,并郑重递上了标注着自己详细联系方式的第一书记名片。这是郝诚对村民的真诚承诺。

“郝书记给我帮了大忙,不然我们一家人都活不下去了,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才好。”1月2日,说起郝诚,49岁的乔根宝激动不已。乔根宝两口子长期患慢性病,前几年才靠发展大棚脱了贫。然而,就在去年,乔根宝20多岁的大儿子突然检查出股骨头坏死,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倒了,一家人再次陷入因病致贫的困境。郝诚了解情况后,帮助他们申请低保和残疾补助,多次奔波于县、市之间,最终联系延安市博爱医院免费为其大儿子进行检查及治疗,解除了乔根宝一家的后顾之忧。

在驻村一周的时间里,他走遍了高湾村8个自然村315户人家,详细记录了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对于特殊、困难的家庭,他都标注出来,时刻关注。村民看病难,他联系延安市大医院来村里义诊;村里教育资源短缺,他争取与北京师范大学结对,把大学生们请进村里,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村民文化生活匮乏,他向县文旅局申请锣鼓唢呐等乐器和表演服装,组织文艺活动……乡亲们看到这么热心肠的书记,彻底打消了心里的顾虑,他的称呼也从“市里来的大干部”成为乡亲们口中的“郝书记”或者“小诚”。

确保脱贫户不返贫

高湾村是一个典型的川道村,过去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以种玉米为主,收入很低。近几年,依靠大棚蔬菜及养殖业,村里贫困户全部脱贫。

如何确保脱贫户不返贫?如何让村子稳定发展?如何带领群众走上致富道路?郝诚心里一直在琢磨。村上试点种植中药材后,郝诚便开始调研中药材市场,马不停蹄地跑销路。面对干旱可能导致试种失败,他向单位申请2万元为试验田打机井,并和村干部们一起下地浇水保丰收。去年10月,板蓝根喜获丰收,高湾村的致富梦想又前进了一步。

“去年我种了一亩生地,没想到卖了2400元,比种玉米强多了。我今年准备把家里那几亩地都种上。”村民杨东毛去年试种药材尝到了甜头,对未来美好的生活也充满信心。

“药材市场比较稳定,我们考察了西安、山西的药材市场行情,能给咱老百姓多挣一分是一分嘛!”郝诚说,“今年我们想在村上建冷库、加工厂,做药材深加工,利润肯定能再翻个好几倍呢。”下一步,郝诚准备联系几个长期合作对象,发展订单生产,让老百姓吃颗“定心丸”,放心发展。

发动亲友扶危济困

元旦假期,郝诚特意带着家人去7岁的陈钰莹家陪她过节。

在入村走访中,郝诚发现年幼的小钰莹和71岁的奶奶相依为命,特别心疼。回家以后,郝诚和妻子说起了小钰莹,两口子当下就做了决定:资助小钰莹。从那以后,郝诚每个月都要去陈钰莹家两次,送衣物、食品及学习用具。每天晚上,郝诚或者家人都会和小钰莹视频通话,远程辅导作业。大半年下来,孩子主动说话多了,对郝诚一家都特别亲切。

“我把钰莹当作自己的孩子,我会一直资助她直到成人。”郝诚告诉记者,等放寒假了,他打算把小钰莹接到延安,和哥哥姐姐认识一下,再照一张全家福。

在郝诚的带动下,他的不少朋友、同事也加入了对苦难儿童的帮扶当中。去年12月11日,延长石油天然气公司安塞站党支部书记吴强来到宜川,特意来看望孤儿王皓苒。郝诚向吴强详细介绍了王皓苒的情况,吴强决定承担包括孩子的生活、上学等一切费用。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我相信爱心传递的力量是无限的,这些孩子没有父母,我们就是他们永远的依靠。虽然我到村上只有半年,但我希望干的每一件事都帮群众解决一个困难,能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收获。”郝诚说。

关键词:村里来了个“好书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