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要闻
不获全胜不收兵——辽宁走出“三色”脱贫路
新华社沈阳1月16日电题:不获全胜不收兵——辽宁走出“三色”脱贫路
新华社记者王炳坤、邹明仲
13. 25万人脱贫,128个贫困村销号,5个省级贫困县摘帽——此间举行的辽宁省人代会公布了一份脱贫攻坚“成绩单”。这意味着这个老工业省份的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县全部摘帽。
从产业扶贫“造血”解决“两不愁”,到政策扶持落实“三保障”,记者采访了解到,辽宁以别具特色的精准举措,走出一条“三色”脱贫路。
“火红”:找准痛点“造血”拔穷根
辽宁并非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为繁重的省份,但也有不少地处偏远、自然禀赋条件差、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的村落,要想拔掉穷根,就得靠干部群众扑下身子,找准路子,形成一批富民产业。
地处辽西喀左县的老爷庙镇平房子村,过去村组织软弱涣散,村里账目混乱、负债累累,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67户、183人,贫困发生率11.2%。
2016年,乡里找到在外打拼十余年,已小有成就的企业老板魏春柏。回到家乡,魏春柏手把手领着村民们种植菊芋,扣日光暖棚,建光伏电站……
“产业脱贫不能没有启动资金,有了资金也不能不研究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如今已带领全村贫困户脱贫的魏春柏说,产业红红火火,村里就有了远离贫困的“造血机”。
在辽宁,很多村落像平房子村这样,在脱贫攻坚资金撬动下,采取村里领办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开展合作等形式,贫困户靠劳动获得了收入,还能享受持续分红。2019年,辽宁省各级各部门落实产业扶贫资金17.8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211个,惠及贫困人口62.96万人。
在开原市林丰乡魏家村,一排排香菇长势喜人。两年前,村里经多方考察,发现这里的温度与湿度适宜香菇生长,在扶贫资金支持下建起了40栋香菇大棚。
因丈夫瘫痪多年而陷入贫困的村民郭颖,如今已是合作社的技术能手,倒垛、扒袋、采菇、注菌样样娴熟。“仅2019年就收入2万多元,日子总算有盼头了!”她说。
“浅蓝”:培训技能“长本事”促就业
清原县马前寨村女青年王欢2014年大专毕业,因母亲患乳腺癌,常年服药,全家陷入极度贫困。2018年,王欢在兜底政策帮助下进入国企,后经考试进入事业单位,稳定的工作让她得以照顾好这个家。
王欢的幸运,得益于辽宁省的就业扶贫举措。最近两年,辽宁持续推进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安置,通过事业编制、国有企业和公益性岗位三条渠道,已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大学生4106人实现就业。
“扶上马、送一程”,除了送岗位,辽宁各地还开展技术培训,让农民换上一身浅蓝色的工装,变身产业工人。过去一年,全省组织各类培训1767期,培训贫困人员3.7万人次,帮助贫困人口劳务就业2.1万人次。
西丰县志诚村郭有生一家靠种植玉米为生,年人均收入只有2600元。2017年,他走进县里开办的技能培训教室,熟悉了织造手艺,他很快就被一家制袜企业招走,现在年均务工收入超3万元,全家人由此摆脱贫困。
“橙黄”:政策兜底“止血”防返贫
如果说产业扶贫相当于“造血”,医疗保障则事关“止血”。针对因病致贫多发,辽宁省拓宽政策保障范围,2018、2019连续两年累计投入1.4亿元建立了医疗补充保险制度,受益人群已达到50万人,让贫困人口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医疗补充保险的“四重保障”。
不久前,开原市贫困户母金库因患糖尿病住院,发生的将近4000元治疗费,除了基本医疗保险承担80%以外,剩余部分被医疗补充保险全额报销。“住了8天院,自己没花一分钱。” 母金库对这样的经历欣喜不已。
“上得了学、看得起病、住得进屋”,这是辽宁精心织造的一张“橙黄”色温馨保障网。在宽甸县宝石村,2019年5月的一场大火,烧毁了村民张景富居住了30多年的房子。当地政府补贴3万元危房改造扶贫款,加上自筹资金,老张家盖起了新房,突发变故也没有让他在脱贫路上掉队。
去年,辽宁还做实社保兜底扶贫,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5073元每年,高于扶贫标准,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23.96万人享受低保扶持。
据辽宁省扶贫办统计,截至目前,全省还有1.42万贫困人口,已脱贫人口中还有21万人收入较低,存在较大返贫风险。
辽宁省扶贫办副主任郭善瑞说,2020年,辽宁将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精准发力,挂牌督战,一手抓未脱贫人口的如期脱贫,一手做好贫困边缘群体的接续扶持,在脱贫攻坚征程上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参与采写:于力、王莹、丁非白)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脱贫 贫困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