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从易:调味剂,还是糖衣炮弹?

2020年03月05日 10:40 | 作者:从易 |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作者:从易

2020年开年,甜宠剧仍是剧集市场的一大主力。《锦衣之下》《下一站是幸福》相继出圈,视频网站也推出了一系列小体量的甜宠剧。据第三方数据统计,2016年各大平台上线的甜宠剧16部,2017年、2018年分别达到33部和62部,到2019年超过80部。2020年,甜宠剧延续着“批量式生产、扎堆式播出”模式。

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从类型上看,甜宠剧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它是言情偶像剧的一个分支。言情偶像剧的主流是玛丽苏剧,很多时候,二者的概念几乎等同。玛丽苏是一个英译名。20世纪70年代,某外国作者创造了一个名叫Mary Sue的虚构女主角,她非但以自己的才华拯救了全人类,还凭借美貌和性感俘获了所有男人,最后在拯救世界后华丽地死去,为大爱牺牲自己。玛丽苏随后名声大振,并成为一种心态名词,即女性对自我魅力的无限夸大。

这种魅力的夸大,主要体现在女主角总是集优质男性宠爱于一身,而女主角往往是一个普通姑娘:出身平凡,长相普通,智商一般,脾气也不一定温柔。女主角的“普通”,是方便于女性观众的自我代入——哪怕我普通,也一定会有白马王子穿越人海将我拥抱。当然,玛丽苏的爱情永远不会一帆风顺——因为现实中的大部分普通女孩还没等到她们的理想爱人,电视剧必须“说服”她们,这是黎明前必须经历的黑暗。这种曲折转化在戏剧效果上,就是“虐”。甜宠剧延续了玛丽苏剧的主题模式与人物关系,但也有所差别。如果说玛丽苏剧是从虐到甜、甜中带虐,甜宠剧就是“甜而不虐”。各种阻力都会在甜宠剧中被轻松化解,消除阻力后的甜蜜会来得更为猛烈。

对今天的一些观众来说,他们可能不愿意等待、不想再熬过程,他们要的就是一个完美的结果。这种观剧心理,与时下文娱市场中流行的“爽文化”有关。甜宠剧也是一种“爽剧”。工作的累、生活的累、身体的累、精神的累,观众便幻想着摆脱现实,单刀直入、不费脑子地在影视剧中彻底释放,如同劳累之后的一次心情按摩。

关注女性情感需求

无论玛丽苏剧还是甜宠剧,主流受众都是女性。骨朵数据显示,《锦衣之下》的女性受众比例达83%,《下一站是幸福》的女性受众比例达84%,《萌医甜妻》的女性受众比例更是高达93%。

为什么女性观众更爱看甜宠剧?

首先,甜宠剧本身就是“她剧集”,它以女性为主角,讲述的是女性的情感故事,关注的是女性的情感需求。“她剧集”的流行,是因为“她时代”在到来。2000年,美国方言学会举行了一次有趣的“世纪之字”评选活动,“她”以绝对优势战胜其他候选字,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她”之所以重要,一方面就体现为消费能力。新华社曾在一篇报道中指出,女性成为家庭中掌管一家老小花费的主要决策者,近75%的家庭消费决策由女性主导。在影视剧领域亦然,赢得女性观众,就赢得市场。

可见,甜宠剧得以走红,就在于它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满足了女性的心理诉求。具体又是什么呢?

有研究者认为,言情偶像剧更符合女性的情感特征。一般而言,“‘男性世界’是一个现实的杀戮世界。‘女性世界’是一个想象的哭泣世界,”文化研究者张柠如是说,“带有农业文明趣味的叙事,塑造了大批消费者,那些生活平淡无奇、毫无起落的中小城镇的女性,靠阅读别人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度日。”也因此,韩国的日日剧、周末家庭剧,日本的晨间剧,以及中国晚间黄金档的家庭生活剧,均以家庭主妇为收视目标,始终在本国拥有极高的收视率。

不必嘲讽女性对这类剧集的偏爱。美国作家柯莱特·道林在畅销书《灰姑娘情结》中提出了“灰姑娘情结”的概念,其指涉的是女性对于自我独立的畏惧,并渴望被他人照顾的一种心理。这种心理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出身平凡的女性遭受着命运的不公和困境,但她希望保持对未来的乐观和憧憬;另一方面,女性没有办法凭借自己的力量摆脱当前糟糕的处境。

为了“高甜”失去逻辑作为热门的剧集类型之一,除了有稳定的市场预期外,甜宠剧还有多个优点:故事模式成熟,创作难度低,制作周期短;场景简单,不需要什么大制作、大场面,成本不高;演员多为新人,片酬低、配合度高……

可当各大视频网站、各大制作公司一拥而上争甜宠剧这块蛋糕时,甜宠剧是否会陷入同质化、模式化的窘境,甚至粗制滥造?就目前看来,这一迹象已经出现。

甜宠剧的三板斧就是“撒糖”。但大多数剧集为了“高甜”而失去了逻辑,剧情悬浮,思想价值非常空洞。有些制作方为了赶上红利期,从立项到制作、播出仅花费不到半年时间,拍摄周期甚至不到一个月,其成品质量可想而知。

甜宠剧这一类型本身没什么问题,它是疲乏生活的调味剂。但甜宠剧的模式化、套路化则是问题。毕竟再精致的蛋糕吃多了,观众也会觉得甜腻,翻来覆去各种宠溺,看多了就审美疲劳。

还需警惕的是,甜宠剧可能给年轻观众带来的错误观念暗示,如同一种“糖衣炮弹”。剧中女主角什么都不用做、什么都不用改,身边就会出现完美男人。这种做事套路在不知不觉间会提升观众的情感“阈值”——当她们错误地以甜宠剧中的男性标准要求身边的男性时,她们更难接受一段感情,也更难为一段感情付出,久而久之就“爱无能”了。实际上,这世上或许并不存在剧中这样的完美恋人,完美的恋爱不是因为双方都是完美的,而是双方都能接受彼此的不完美,并愿意为了对方试着去改变这份不完美。

因而,甜宠剧需努力的方向是,在“撒糖”的同时,让剧作拥有现实主义的根基,不是让观众被糖衣炮弹击中,对情感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将甜宠转化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冀,让观众学会接纳自己,接受不完美,并始终向善向美。(从易)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甜宠 女性 宠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