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当“报复性消费”遇到“报复性涨价”

2020年04月08日 17:07 | 作者:王军荣 | 来源:东方网
分享到: 

这几天,多地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反映海底捞门店菜品价格上涨。对此,海底捞承认得很痛快:涨价属实。海底捞公共关系科回应多家媒体称,由于疫情和成本上涨,公司调整了部分菜品价格,整体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6%,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4月7日《界面新闻》)

疫情虽然未结束,但明显好转,餐饮行业也早就重新启动,且日趋火热,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一些餐饮企业开始“报复性涨价”了,这让消费者手足无措。与此同时,“疫情之后,你会理性消费还是报复性消费”的讨论成为各大社群平台的热门话题。当“报复性消费”遇到“报复性涨价”,结果会是怎样呢?

餐饮企业有涨价的理由。因为疫情的关系,损失可谓巨大。中国烹饪协会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春节期间93%的餐饮企业选择关闭门店,损失惨重。相比去年春节78%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达100%以上;9%的企业营收损失达九成以上。眼下涨价的不止海底捞一家。同样身为明星企业的西贝近日也被发现菜价上涨。显然,海底捞们正摩拳擦掌,要把疫情下的损失赚回来——既然客流量减少了,那就提高客单价。

涨价虽然有千种理由,但决定还是在消费者手中。去饭店消费显然不是“刚需”,不用咬牙也是能够挺过去的。当然,如果“报复性涨价”遇到“报复性消费”时,消费者是否毫不在乎?有分析认为,不排除少数经济能力较强的群体,会在疫情解禁后进行报复性消费。但整体而言,报复性消费狂潮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最关键的原因是,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大多数人会谨慎安排自己的消费支出,选择为未来多存储资金,而不是报复性消费。“比起报复性消费,我更需要报复性存钱。”这已经成为疫情后大多数90后的共识。

在消费者不变的情况下,涨价的确是能够加快减少损失的好办法。可消费者是理性的,疫情也给许多消费者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损失。面对“报复性涨价”,自然而然地会选择用脚投票。餐饮企业不能只看到涨价带来的益处。涨价从来都只是猛药,而不是良药。况且,涨价的餐饮企业也不只能走涨价这一条路。这两家涨价的餐饮巨头都获得了“输血”——2月浦发银行北京分行即完成核批西贝餐饮授信额度5.3亿元,其中1.2亿元流动资金贷款已到账;而海底捞也从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银行获得信贷资金21亿元。相比其他同行,这两家的现金流情况尚好。

当“报复性消费”遇到“报复性涨价”,可想而知,会是两败俱伤的结局。消费者是理性的,餐饮企业也不能头脑发热,多些理性定价,少些报复性涨价;多些理性消费,少些报复性消费,一切都会将向美好的方向发展。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涨价 餐饮 报复性涨价 消费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