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从“水印木刻”看中华工匠精神

2020年04月27日 19:00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近日中国画报出版社推出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美术馆展览评审委员会委员、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参展艺术家陈琦教授的最新力作:《中国水印木刻的观念与技术》。

1.1 《中国水印木刻的观念与技术》-立体封-白底

陈琦博士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其作品曾连续获得第七、八、九届全国美展铜奖及优秀奖,第十三届版画展金奖及第五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优秀作品奖,并分别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国版画博物馆、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英国牛津阿什莫纳博物馆、英国苏富比艺术学院、纽约国立图书馆、日本福岗美术馆、奥地利维也纳青年美术馆、欧洲木版画基金会等艺术机构收藏。他的出版作品主要有《版画技法》、《陈琦画集》、《陈琦木版画集》、《1963》、《时间简谱——陈琦艺术作品集1983—2013》、《刀刻圣手与绘画巨匠——20世纪前中西版画形态比较研究》、《陈琦格致·一个展示与理解的实验》、《中国水印木刻的观念与技术》等。

《中国水印木刻的观念与技术》是兼具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实用性原创性和创新性的版画史论专著及水印木刻技法书,堪称中国水印木刻的百科全书。全书共九章:前四章主要由水印木刻概论到古、现代中国水印版画史,从学理上对中国的水印木刻进行界定与梳理。后五章内容则主要强调技法演示、实操演练,极具实用性。详尽的说明文字及近千张清晰图片,不仅对水印木刻的初学者具有指导作用,对同行艺术家亦有借鉴意义。

本书从历史沿革、制作过程、历代名家作品图片以至实操步骤图,多角度呈现水印木刻的发展过程,很多珍贵资料第一次呈现给大众。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水印木刻不同形式和不同时期的高峰作品,也可以系统了解现当代中国水印木刻发展的进程。这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中国水印木刻的历史,对其来说也是一次美学的赏析。

但《中国水印木刻的观念与技术》并不是一本关于版画史的著作,也不是单纯的技法类书目,而是兼具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实用性的综合立体式解读水印版画的百科全书。本书将20世纪50年代至今,水印木刻的技术流派、风格特征进行了详细介绍,邀请了该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以自己作品为实例,进行详尽的技术介绍,具有示范性、规范性。

此外书中首度公开作者本人的水印木刻原创技术系统,将对水印木刻的教学、创作产生极大影响。这是学界期待已久的: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原副主任、《中国版画》杂志主编齐凤阁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郑岩、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邱志杰、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教授方利民均撰文推荐本书。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作序推荐:“尽管已有一些学者对中国水印木刻艺术的历史脉络、地域特征和工艺特点做过论述,但是从观念与技术层面谈论水印木刻的前世今生,陈琦先生的这本著作则有着填补空白的意义。作为一位优秀的艺术实践家和研究者,他不是仅就观念谈观念,就技术谈技术,而是在抒议观念的同时,对水印木刻发生的缘由和发展的历史研精钩深,尤其是从印制技术的特征切入,展开对水印木刻美学特色的论述。”

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原副主任、《中国版画》杂志主编齐凤阁作序称:“本书既不完全是版画史论专著,也不单纯是水印木刻技法书,而是兼具学术性、专业性、知识性、实用性,类似中国水印木刻百科全书。其学术性不仅体现于对版画的发生、版画观念的演化、版画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古代至当代版画优秀作品的评析上,也体现于对版画基本概念、特征的再认识。与理论家不同的是,作为版画家,陈琦教授对版画印痕与复数性形而上的思考,一是缘于自己艺术实践中形而下的探索,一是出于对当代版画艺术范式与价值核心的建构目标。”

水印木刻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文化自信、对非遗项目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的同时,有着填补中国水印木刻理论与技法空白的意义。

编辑:杨岚

关键词:水印 木刻 版画 中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