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刘峥:妈妈在时 我看到夕阳 妈妈不在 我望到月光

2020年05月11日 11:26 | 作者:刘 峥 | 来源:天津日报
分享到: 

作者:刘 峥

敬一丹是观众熟知和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她主持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感动中国》等多档有影响的节目,在屏幕内外与几代观众相伴。镜头以外的敬一丹,也是女儿,人过中年,她面对着所有中老年都面对的现实:自己慢慢变老,父母已经变老,岁月把“老、病、死”直接推到面前。

敬一丹的新书《床前明月光:为亲爱的妈妈送行》最近与读者见面。在这本书里,作者回望妈妈的人生经历,倾诉至亲离别之痛,写出人生特定阶段的生命体验,这本书是直面生死之问的深情表达。

失亲之时──完成妈妈的心愿

2017年10月,敬一丹的妈妈被确诊为癌症,敬一丹陪伴在妈妈的病床边,那是她工作以后陪伴妈妈最长的一段时间,也是她与妈妈慢慢告别的过程。这段时光伴随着病床边的焦虑和忧愁,伴随着病情起伏带来的困惑与纠结,同时也留下了妈妈与子女最后的温情。

妈妈是一个爱记录、喜欢留存和分享的人,她曾经用信件、文字、影像记录了自己和家庭的每一个历程。在病床上,妈妈对敬一丹说:“你把这一段写写吧!我不能写了。”敬一丹理解妈妈最后的心愿。寂静的夜里,她望着窗外的月亮,看着病床上的妈妈,一个书名在她的脑海里油然而生──“床前明月光”。从小熟悉的这五个字,在特定情景里有了新感觉,人们习惯用“夕阳”形容晚年,夕阳,意味着天将慢慢黑下来,但天黑了,还有月光。月光虽不耀眼,却柔和安宁,那是生命的态度,是家人的温情,是伴随生命最后旅程的光。在与妈妈相伴的最后日子,敬一丹的生命体验浸透着痛感:妈妈在时,我看到最远的地方是夕阳;妈妈不在,我一眼就看到了尽头,看到了月光……

2019年4月27日,在敬一丹64岁生日这一天,妈妈永远离开了人世。女儿的生日,妈妈的忌日,竟然是同一天。敬一丹接受了这样的解释:64年前的这一天,我第一次脱离母体;64年后的这一天,我再一次脱离母体。

忍着悲痛,敬一丹开始写作这本书。失亲之痛,难以表述,她几度陷入哀伤,写作几次中断。家人劝她:不行……就别写了。敬一丹说:写,难受,但不写,更难受!

失亲之痛──哀伤不能分担,生命体验可以共鸣

在写作过程中,敬一丹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失亲之痛不能分担,但生命的体验可以共鸣。这本书不仅仅是述说哀伤,更是记录了作者在生命过程中的体验,抉择面前的惶惑、情感交流中的感悟,希望能够与关注生命的读者交流。

敬一丹写作时带有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达惯性,她的话题总是伴随着对象感,有着普遍的关注度。

比如,当亲人得了绝症后,到底告不告诉她(他)?这是作者遇到的难题,也是曾出现在中国千家万户的话题。作者相信,很多人都熟悉这样的声音:“别告诉她。”“告诉就毁了她的美好心情。”“不告诉,是为了分担她的思想压力。”也可能听到另一种声音:“她不应该知道吗?”“如果她想说再见呢?”“如果她想做些什么呢?”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家人,不同的环境,带来因人而异的选择。万般纠结,没有唯一答案,这正是作者与读者的思考空间。

比如,变老的时候,以怎样的姿态生活?面对生死时,持怎样的态度?这是一代又一代人都要面对的,而处于当今老龄化时代的中老年群体,这种关注更为热切。在敬一丹眼里,妈妈就是从容变老的榜样。书中记录了妈妈变老的过程,妈妈对年龄的看法、对自己后事的准备。点点滴滴,都传递着积极通达的人生态度。将要变老、正在变老、已经变老,──不同年龄段的读者会在书中与岁月交汇。

比如,陪伴,对病床上的至亲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能为至亲带来怎样的精神慰藉?

比如,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亲人承受巨大痛苦而治愈无望的时候,平和地、有尊严地告别,也是一种爱的选择,怎样看待缓和医疗?生命质量有怎样的位置?

这些带有痛感的思索,这些有关生死的问号,不仅仅是作者的。(刘 峥)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妈妈 敬一丹 生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