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六保”为啥保?如何保?如何保得好?

———全国政协委员屠光绍提出了观点

2020年05月12日 09:32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针对疫情蔓延对全球经济冲击,中央运筹帷幄,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为什么要保这6个方面?如何实现“六保”?如何才能保得好?围绕这一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原常务副市长屠光绍在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为什么要保这六个方面?

在屠光绍看来,提出“六保”,是中央从抗疫情和恢复经济、保障经济稳定大局来考虑的,根本目标是以人为本。这体现在3个方面即“三性”:“第一是基础性,6个方面涉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稳定,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基本支撑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基本面如果受到影响,那么稳定就会受到影响。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也体现了中央的底线思维要求,因此可以这样理解,‘六保’既是抗疫基础,也是经济恢复基础;第二是针对性,从长期过程看,总体上我们对这6个方面一直是高度重视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多年来能稳定发展的基础。但这次遇到了全球性突发疫情灾难,尽管中国努力应对,较早地控制住了疫情,但这次疫情的特点却使这6个方面更容易受到冲击,或者是受疫情影响更大,比如小微企业、就业、供应链,所以,无论是应对疫情还是恢复经济,6个方面都应该是重点关注的领域,这也体现了中央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精准把握的能力;第三是系统性,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而这‘六保’的方面也相互关联,只有6个方面都做好、都稳住,就能相互支撑,它们之间才会有良性循环,从而为全局的抗疫和经济社会稳定夯实基础,比如小微企业、市场主体和就业、民生有关系,供应链对稳定产业经济也至关重要。”

“六保”当如何保?

对此,屠光绍认为,中央提出了“六保”的总体要求和安排,明确了任务和方向,但具体如何保,做好3个结合很重要。

第一个结合,是中央政策部署和地方具体落实要结合好。中国是个大国,中央从全局和总体上做出的部署安排当然对全国具有重要指引和指导意义,各地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但要结合实际去落实,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是不平衡的,这次疫情的程度也不完全一样,涉及“六保”的内容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比如同样是市场主体的小微企业,有的地方服务业比重更大,同样是供应链,东部地区与海外市场的关系更密切,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按照中央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地方实际制定具体措施和办法,才能把“六保”落地。

第二个结合,是政府政策与社会及市场主体的作用结合好。为应对灾难性疫情和推进经济恢复,实现“六保”既需要政府出台政策,特别是这次疫情的严重冲击,已使社会经济运行超出了常态,政府为抗疫和稳定经济社会采取了超常态的政策,说明政府作用的重要性,同时中国抗疫和经济恢复能实现良性循环也是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合力的结果,落实“六保”,也需要社会和市场主体发挥作用,运用好政策,形成政策与社会及市场主体的有效互动,聚成合力。比如市场主体如何利用好政府政策支持,更多地运用网络及线上方式经营传统业务,既有利于克服疫情对经营的不利影响,也为今后市场开拓提供渠道。

第三个结合,是各种政策之间的协调搭配要结合好。为抗疫和经济恢复,各级政府出台了不少政策,“六保”也有很多举措,如何减少政策之间的“摩擦”,避免之间的“损耗”,直接关乎政策效果。比如,我国是开放型经济体,全球疫情暴发导致外需减少,而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目的也是为了扩大需求。一方面,要把外需转为内需,通过政策安排,让有效需求得到进一步维护。另一方面,要改善供给方式,疫情给供给方式带来了较大影响,有些行业到目前为止仍不能完全恢复营业,我们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改善供给,进而形成供需两端发力,对保市场主体和就业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如何才能保得好?

“要实现‘六保’效率高、质量好,在保质保量方面要做到位,就要注意3个问题:第一是政策要精准,保证其能够落地,比如民生方面,困难家庭民生保障需要精准施策。比如小微企业要了解利用好政策,而不能让政策仅仅留在字面上、无法落地,现在有一些反映认为,小微企业自身规模小,分布在各行各业,对很多政策信息了解不充分,而要让企业会用、用好政策,对于政策的传递渠道畅通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是监管要到位,当前,各方面政策出台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六保’,要特别防止政策走样、政策漏洞,监管如果不到位,政策也会走偏,比如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资金会不会挪作他用,监管很重要;第三是短板要关注,政策的到位执行需要多方面因素‘加持’,也同时受制于木桶理论,短板决定了这个桶里究竟能装多少水,因此在系统配套方面,我们要防止明显短板,需要做好政策的配套。”屠光绍这样表示。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政策 经济 疫情 方面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