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打通惠企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云南省政协委员呼吁各方携手共助民企闯难关

2020年05月15日 09:04 | 作者:吕金平 李茜茜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大中小企业遭遇倒春寒。连月来,云南省政府相继出台“稳定经济运行22条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为中小企业复产复工“撑腰鼓劲”。

“政策虽好,重在落实。”“大血管通,毛细血管不畅。”“金融政策要更加细化有针对性。”……5月9日至11日,云南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召开期间,多名民营企业家委员齐发声,指出当前惠企政策无法完全覆盖所有中小微企业,仍存在政策宣传解读不到位、前置条件多、申报程序繁琐、企业获得感不强,融资依然难、依然贵等困难和问题。委员们呼吁,各部门应从顶层设计、宣传引导、金融服务、资源共享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扶持政策变成“真金白银”,打通惠企政协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助力民营企业爬坡过坎、渡过难关。

疏通堵点,从“大动脉”畅通至“毛细血管”

“今年突发的阻断式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当前境外严峻的疫情形势,对2019年就步履维艰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道大坎,关乎生死存亡。”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军认为,要跨过这道坎儿,必须有党和政府的帮扶支持、惠企政策的落地落实和企业自身的积极自救。

“滇雪粮油的快速复产复工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帮助,3000万元应急贷款从申请到到账仅3天时间。”刘军介绍,在各方推动下,滇雪粮油已于2月1日实现全面复工复产,1至2月份销售额同比下降42%,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3月份的生产经营好于预期,实现销售收入1.31亿元,虽同比有所减少,但对企业的影响是可防、可控的。

“通而不畅”是刘军对当前惠企政策的直观感受。“这段时间跟随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调研,目前部分中小微企业融资依然难、依然贵,加上各地管控措施不一,影响了全省区域之间的市场流通,现在是‘大动脉’通了,‘毛细血管’不畅,部分中小企业市场根基不深,实力弱,缺乏品牌意识,‘倒下’的不少。”

刘军建议,惠企政策既要有普惠性更要有针对性,在政策的制定出台过程中要强化研究参考,多方征求意见建议,政策要落地响,避免“为了出台政策而制定政策”,而是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针对当前惠企政策“悬浮”情况,省政协委员、云南正道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云认为,目前利好政策众多,但因对政策知晓不多、利用不够,导致有的企业对利好政策获得感不强。

刘云建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强化“直通车”式服务,在政务大厅设立确保各项政策落地的临时机构或窗口,通过上门服务、集中办理等形式,切实打通政策落地的“中梗阻”问题;要主动作为,强化宣传引导,进一步制定完善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相关政策,加快推进政策落地见效。

“现在我最担心的是很多企业在疫情过后如何才能活下去?”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东泰集团的董事长李昊城深知,许多企业是在年初接订单,这一年就靠年初的订单来生存。在疫情影响下,很多企业至今没有任何订单,那些以接国外订单为主的企业处境更加困难。

考虑到疫情带来的影响,李昊城提出了“以推进地方闭合性产业链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助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抗风险力”的观点。他的建议是,以县区为单位,建设闭合性的农业产业链,这样可以在遇到重大特殊情况时相对独立的农业生产能自然启动,不需要另行整合。一旦部分区域遇到特殊情况,其他区域就能及时独立运转,及时供给,及时补缺,避免引起大面积的不良连锁反应,为应对特殊情况下的社会生活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精准滴灌,让金融“活水”流入企业“田里”

旅游业在此次疫情期间遭受重创,且波及面广、影响范围大。盼政策落地,云南省政协委员、伟光汇通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伟光汇通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陆学伟颇为急切。

陆学伟介绍,伟光汇通深耕文旅产业20余年,是国开金融战略入股的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平台。疫情的突然暴发给春节期间黄金周消费市场带来重创。经初步统计估算,公司13个已开业的文旅小镇以及商家的直接损失超4亿元(人民币)。

“以楚雄州的彝人小镇景区为例,商户春节前大量备货,由于景区关闭,旅游产品暂停,旅游活动停摆,停业造成货品滞销、食物腐败过期,商家资金链被切断,一季度彝人古镇内商户预计损失7000余万元;彝人古镇运营管理公司一季度预计损失达300余万元,而该公司团队一季度开支达近350万元,经营难以为继;旅游市场恢复周期长,商户信心不足。”陆学伟说道。

陆学伟表示,针对企业现阶段的难题,企业已积极组织自救,自1月下旬开始,密切关注疫情最新进展以及政府发布的相关政策,围绕成本优控、研析政策、稳商扶商等几个方面争取缓冲的空间,同时开展对伟光汇通小镇商家的帮扶,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

为推动政策尽快落实落地,陆学伟建议,要精准施策,出台更细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为特殊时期受损的旅游行业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包括优惠信贷支持、降息免息、减税免税等,帮助旅游企业渡过难关;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辖区范围内旅游景区的布局、规划和开发的规范和监督,从源头上控制同质化项目、重复性项目,减量增质;要借此契机,分类施救,重点帮扶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旅游企业、旅游产业龙头企业,推动云南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惠企政策的侧重点,“资金扶持”是委员们多次提到的“高频词”。

云南省政协委员、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张瑞才认为,复工复产是事关民营和小微企业生死存亡的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建议应采取普惠性和差异化的政策措施,学习杭州市财政专项扶持经验,财政部门要安排划拨尽可能充裕的民营和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帮扶纾困专项资金,以维系民营和小微企业资金链不断裂。

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耀兴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登刚建议,政府部门在制定金融政策时能依据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现状精准施策,让企业融资不再难、不再贵;要加强分类指导,有效推动相关行业的复苏,积极支持企业间的合作互助。

提振信心,发挥政策更大溢出效应

作为西南片区规模最大的体育用品生产供应商,省政协委员、云南云健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沐春介绍,现阶段公司存在企业订单量不足,企业经营销售渠道受阻,零售业务出现明显下滑趋势;当前市场不正当、不规范的竞争现象突出,假冒伪劣、低质等产品冲击当前经营市场等困难和问题。

“千难万难,坚定信心就不难。”沐春表示,危机之下最重要的是坚定信心,化危为机,订单是一个零售企业的生命线,云南省政府出台的“稳定经济运行22条措施”中第八条明确提出了政府集中采购所需产品(服务)时,在同质同价条件下原则上优先采购本地产品(服务),希望各级部门强化执行力度,以实际行动,支持、扶持本土知名品牌、知名企业及广大中小微企业,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带领企业发展壮大。

沐春还建议,各大中小企业应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积极调配现有产能,加强线上推广和非接触式服务,探索创新销售模式;各级职能部门要主动作为,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不正当、不规范的竞争模式;打击假冒、伪劣、低质的产品和企业。让市场竞争更加合理、有序,让本土产品和服务更具优势。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提振民企信心的关键所在,也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当前,制约营商环境提升和市场主体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特别是疫情过后,支持民营企业共渡难关、‘重新上路’的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云南省政协委员蒲涌说,当前的惠企政策对如何从更高的高度、更深的层次,解决增强城市投资吸引力、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等“大营商环境”研究思谋得还不够多。

对此,蒲涌建议将提升营商环境相关内容纳入全省各级干部教育的总体规划,探索建立符合云南实际的营商环境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逐步推进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巡视巡察。积极推动建立“项目管家”和“项目工作专班”制度,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认真做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落地实施,做到“一单尽列、单外无单”。制定引导激励措施,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和债券投资力度。加快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和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建设,降低融资担保成本。尽快制定出台《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法律法规助力经济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云南省政协委员李瑾建议,各级政府部门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通过推进以工程建设项目为代表的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项目与环节,缩短政府项目审批时间,使行政审批科学化、法治化、服务化、透明化与责任化,提高运行效率。针对民营企业准入限制过多、“准入不准营”等问题,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继续大力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加快推进“多证合一”进程。落实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消除各种针对民营企业的经济歧视尤其是隐性歧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下,一切从实际出发,消除对于民营企业的隐性歧视。

风雨过后见彩虹。委员们表示,政策是民企发展的“及时雨”,各级部门应重视好、落实好,企业也要坚定信心,积极自救,随着系列创新举措加速出台,云南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步伐将进一步提速。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政策 企业 惠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