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要为科技成果转化多“造桥”

2020年05月17日 11:22 | 作者:杨博 |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日前,记者从国家科技评估中心获悉,新出版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持续攀升,高价值转化不断涌现,产学研合作助力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在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改革正在步入深水区。

新挑战也应运而生。当下,“是否转得顺”正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课题。报告显示,3200家高校院所中,共有688家单位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且只有307家单位认为技术转移机构在成果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这说明不仅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普及面不够,而且现有技术转移机构服务仍存在“规模小、服务少、能力弱”的现象,高水平、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人才严重缺乏。简而言之,“服务侧缺失”仍是制约成果落地的瓶颈。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技术转移机构恰好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关键部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充当“桥梁”,对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至关重要。然而,多数高校仍未组建专门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或仅设立了相关岗位,而且专职少、兼职多。这样的现实困境造成,一边是科技成果的闲置,另一边则是企业无法引进所需要的技术。

实际上,技术转移机构的优势在于专业化,有助于解决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问题。它能够为高校院所提供接触市场的机会,链接更专业更高端的服务平台。国外多种形式的技术转移机构能够因地制宜地推动技术转化,提升区域创新发展的能力,这类经验值得消化吸收。

科技创新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就当前来说,科技与经济联系不够紧密的深层次问题依然有待进一步破解。接下来,我们不止要在服务侧发力,还要把供给侧、需求侧和服务侧衔接起来,推进全链条的协同创新。从这个角度讲,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副总评估师韩军提出的“科技成果转化要走的路远不止最后一公里,而是一千公里”,的确值得深思。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转化 科技成果 技术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