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的“芯”突破

2020年05月21日 17:02| 作者:张佳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21日电(记者 张佳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可能深藏过亿个晶体管;改变生活的创新,背后是突破性的自主研发。作为“核芯技术”,芯片被誉为产品的“大脑”。加快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推进核心芯片等前沿技术研究,抢占信息技术发展制高点,成为国产芯片打破垄断,走向海外让世界惊艳的关键之举。

“买手机时你会考虑什么?大家首先会在64G、128G、512G等不同存储容量上作出选择。存储技术的背后,就是集成电路芯片在支撑。”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周玉梅做客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委员会客厅》,从人们对芯片最直观的认识谈起,同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天弘宇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总裁赵泾生共话中国智造的“芯”突破。

“再比如,自动驾驶对芯片的要求是既要存储,又要完成运算和对比操作,这个智能特性很重要。可以说,芯片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强心脏’。”周玉梅委员认为,中国制造目前正在服务全球,随着大数据、5G通讯技术的应用,以及工业互联网的推动,我国对集成电路芯片的需求持续增加。


抓住最好发展时机


“中国是集成电路最大的消费国,占到了全球消费的50%以上。” 周玉梅表示,中国智造的推进离不开集成电路芯片发挥的基础动力。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集成电路(即芯片)进口额连续3年位列所有进口产品首位。2020年前4个月,我国进口集成电路1605.4亿个,增加31.1%,价值6921.1亿元,进口额增长14%。需求逐年持续增加,自主研发倒成了“芯”事。

“过去的工业时代,钢铁是支撑。现在的信息技术时代,集成电路就是重要的支撑。” 周玉梅认为,伴随着5G、物联网等万物互联的深入布局,加上相关政策牵引,中国集成电路芯片产业发展可以说是遇到了“最好的时机”。

“我们的市场确实很大,就芯片产业而言还可以做很多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不仅要做到应用创新,还要做好原始创新。

原始创新是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做好的“功课”。“我们注意到世界上出现了一种开源芯片的潮流。”倪光南介绍道,开源的架构可以包容全世界的技术力量,实现协同创新。“希望我们能赶上去,引领世界潮流。这对发挥中国的市场以及人才优势都有带动作用。”


从“芯”突破 创新空间


“这几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增长速度都在两位数,这表明大家到对存储技术的要求高起来了。”周玉梅的这番话让中天弘宇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总裁赵泾生深有认同。“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公司实现了半导体闪存技术领域颠覆性的突破,NOR闪存算是起死回生了。” 赵泾生说,新型NOR闪存有两个产品应用方向:嵌入式闪存和独立式闪存,今年一月公司自主研发的嵌入式闪存芯片科技成果经过专家鉴定,在非易失存储领域属国际首创技术。

闪存是当今数据存储的重要介质之一,其主流体系有NAND和NOR两种。赵泾生介绍:相比NAND技术的快速演进,NOR技术在2000年左右开始并没有走上摩尔定律轨道,核心技术长期停滞未获突破。因此,对于芯片产业的“发展时机”,赵泾生表示颇有感触。他介绍,他们的国际化团队,通过三次电子碰撞原理和折叠栅创新技术,中天弘宇的科研团队完成了对NOR闪存工作机理和架构的大胆创新,解决了NOR闪存面积大、成本高、容量小等固有缺陷,使未来推向市场的独立式NOR闪存芯片的记忆单元面积有望达到与NAND闪存一样的理论最小值4F²,顺利打开了未被开发的高密度存储市场。

“中天弘宇的新型NOR闪存具有面积小、功耗低、读取速度快等特点,将在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和智能机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对未来很有信心。” 赵泾生说。

“机构和企业在芯片产业发展中的站位要再高一些,重在要建立自己的产业体系。” 倪光南建议,在涉及国家重要领域的硬件、软件和芯片方面,要构建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态系统。“就像我们用导航,你想用的是北斗还是GPS?这就是体系的差别。”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既要关注国家急需自主解决的技术,同时要注重充分挖掘我国特有的市场需求,企业要和市场需求对接好,以此来获得更好的市场发展潜能。” 周玉梅补充道。

编辑: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