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寄语“智慧农业”:让科技创新拉动“提质增收”

2020年05月21日 16:44| 作者:王亦凡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5月21日电(记者 王亦凡)为农产品贴上二维码,扫一扫就能追溯到“前世今生”;让农作物长在温室内,智能操控反季也能长出优质果蔬……面对绿色产品、有机农业、健康产业发展的新要求,科技创新让农民手上有了“大家伙”、农业生产有了“好帮手”、农业产品有了“足收成”,当科技和农业的实现组合,即成了一道亮丽的“智慧三农”风景线。

“现在每增产一斤粮食,其中近6成的贡献就来自于科技创新。”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江苏疆地旱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凌文亮做客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委员会客厅》。万建民开场给出的数字,让“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主题直观阐释了“智慧农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往农业面临生产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紧、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困境,科技创新的持续推动,让农业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变得愈加现实。

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水平如何?万建民用“非常完善”作出回应。他认为,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主要通过国家行为,世界各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有很多类型,各国是从自己的自然地理情况和粮食安全等角度出发,从而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

“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同样依靠科技。”万建民表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水平,需要国家层面进行农业科技体系的顶层设计,使其更加优化,同时避免科学院、大学、农科院、地方农科所等科研机构在研究方向和内容上出现同质化。

“分子育种技术,就是用科学方法把优异基因组合到一个个体,这在传统的育种里面概率太小,但科技创新的力量就能把非常小的概率事件变成现实。” 万建民介绍,基因控制了水稻的株高、生育期,颜色、味道和品质等,让农作物生长得更好,科技手段成了必要“介质”。

科技创新滋养“智慧农业”,旱地也能变成万亩良田。凌文亮结合公司培育出的优质、抗旱、丰产的旱稻品种介绍,我国已进入工业扶持农业的阶段,具备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条件,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就是科技,科技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生态环境,让农业生产摆脱“靠天吃饭”困局。“新疆水资源匮乏,旱稻品种能积水,也可调节当地粮食结构。” 凌文亮说。

“确实是这样!”万建民对此表示赞同。由于新疆地理环境的限制,本身不适合发展水稻。“解决好环境、成本和品质问题,发展旱稻非常有前景。”

据凌文亮介绍,2010年起“疆地旱香”的农业科研团队在陕西富平县发现了7000年前河姆渡时期的原始野生旱稻,通过采用分子标记育种与遗传杂交相结合的方式,经过12代的迭代繁育,于2018年7月20日,国家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正式下文,认定“疆地旱香”的“旱香1号”“旱香2号”旱稻品种为我国作物新品种并予以保护,同年在新疆的克拉玛依、石河子、米东、阿勒泰等地示范种植均取得良好成绩。

“在新疆的成功试种,标志着公司研发的旱稻品种已具备在干旱、贫瘠的土壤种植的条件。” 凌文亮说,与传统水稻相比,旱稻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耐贫瘠、抗盐碱,并可在戈壁及各种坡岗地、低洼地块种植。“旱稻锁水固沙,还有改良土壤的功能,秸秆还能为畜牧养殖提供优质饲料,实现农牧一体化,促进多产业配套发展。”

没有科技就没有新疆旱稻,这是凌文亮作为农业从业者对科技的“新印象”,“后续,我们还将在种植上持续创新。”

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到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再到提质增效的智慧农业,万建民认为农业科技大有潜力、大有可为。他建议,农业发展进入新时代,必须有优秀的人才进入农业科技行业,才有更多可能和更大会参与到国际农业科技竞争中。

编辑: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