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女”委员凌友诗

2020年05月22日 17:31| 作者:修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5月22日电(记者 修菁)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委员履职档案”几个字,让很多人都很感兴趣。今天,我就讲一个“现代女侠”委员的故事,借以说明委员履职的一个侧面。


这位委员叫凌友诗。去年全国政协全体会议大会发言时,她大声喊出:作为一个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她为自己能参与国家政治协商制度而由衷地自豪。

世卫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走出大会堂,握着她的手说:“你的这篇发言,让我从头哭到尾。”

台湾岛内也关注到了她的这一发言,有台湾网友为她叫好,“侠女有风骨!”岛内当局则一度恐慌,以“叛国”之名要给她以处罚。

面对一场“亮剑”后的这些反应,凌友诗的回答带着侠义风范:比起国家的生存自主和团结统一,个人或一家的得失委屈实在算不得什么。

凌友诗成长在台湾眷村。父亲作为军校学生,19岁时,没来得及和家人告别,就随国民党匆匆登上前往台湾的轮船,从此和大陆亲人分隔两岸。

“台湾眷村里有太多和我父亲一样的老兵。临去世前,床头都放着思念家乡的物件。我父亲床头一直放着手写的《忆江南》。”凌友诗说。

1979年,凌友诗举家迁居香港。她先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中文系,但内心一直有个心结,要为父亲一样的台湾老兵找到抚平乡愁的答案。

转而沉浸于政治哲学专业的凌友诗,在更开阔的中国历史视角中,和自己的“小我”家族命运释然。她开始在香港媒体上发表政论文章,用文字与“台独”“港独”对话,“动手战斗”。

她对深陷“台独”“港独”迷雾的年轻人说:“看不到整个中国的大历史而埋于小我这些历史小碎片里,没有出路。”

小时候,凌友诗在电视剧中看到侠女的形象特别美,于是找了一顶草帽,用妈妈的白色丝巾围起来,再请妈妈买一把木剑,配在身上。

今天,她在政协这个平台上,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实现了夙愿。她不持佩剑,却侠气如虹。


编辑: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