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版”报告蕴涵着丰富信息

2020年05月22日 17:44| 作者:朱永新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5月21日,雨

昨天晚上10点左右,北京下起了小雨。几声春雷,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早晨4点50分,起床,推开窗,感觉空气更加清新了。

下午3点,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开幕式。开幕式上,全体与会人员默哀1分钟,对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大会审议通过了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议程,听取了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关于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和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关于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汪洋主席的报告是我2003年参加政协以来听到的最短的报告,全文一万字左右,报告时又用的是删节版,只有6000字左右。他在报告中对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的政协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对2020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对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讲了三点意见。

虽然汪洋主席对政协工作的总结花费的笔墨不多,但是,这一年多来的工作的确是开拓创新,可圈可点。尤其是中央召开了政协工作会议,这在党的历史和人民政协历史上都是第一次。

印象最深的是报告的第三部分《固本强基: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关于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问题,汪洋主席用了三个“不是……而是”的排比句:政协不是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构,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我有你没有,我能你不能”政治优势的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不是协商主体,而是发扬民主、参与国事、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不是“和”政协协商,而是“在”政协协商。只有明确政协的这个定位,才能更好地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现人民民主,体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特点和优势。

关于人民政协如何做好凝聚共识的工作,汪洋主席继续用了四个“不是……而是”的排比句:凝聚共识不是无区别的强求一律,而是有方向的启发引领;不是单向度的灌输说教,而是相互式的协商讨论;不是表面的附和敷衍,而是内心的深刻认同;不是快餐式的立竿见影,而是长期性的润物无声。所以,要摒弃视不同意见为“添乱”,把强加于人做共识,将沟通商量当“麻烦”等错误观念,以道交友,以诚待人,以理服众,以商求同,通过加强学习明共识,协商交流聚共识,团结—批评—团结增共识。

在讲话的最后,汪洋主席要求政协委员要努力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珍惜荣誉、知责思进,不存旁观之心,不为消极之举,不图名利之得,自觉投身凝心聚力、决策咨询、协商民主、国家治理第一线,成为民族复兴的正能量。

以“不是”拨开疑云,以“而是”定位使命,阐释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促进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汪洋主席“浓缩版”讲话时间虽短,信息量很大。这个简洁有力的开幕式,正式启动了2020年两会的新航程。

(作者朱永新,系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编辑: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