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管用的“武器”更管用

——医卫界全国政协委员建言中医药振兴发展

2020年05月23日 19:19| 作者:刘喜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23日电(记者 刘喜梅)“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全世界都没有特效药,但在中国,我们有一个管用的‘武器’——中医药。”5月21日,在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王阶的讲述,让不少观众通过屏幕又被中医药圈了粉。

其实,自从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就已经圈粉儿无数了。这是因为,在这次抗疫的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特色优势。

疗效是最大的优势

中医药抗疫有什么特色优势?

这不仅仅是记者提出的问题,也同样是疫情发生后,患者提出的问题。

早在1月25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就带领国家中医医疗队驰援武汉,并接管了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南一病区。这一病区,收治的都是已经确诊且病情较重的患者。面对中医医疗队,患者们心存疑虑:中医药能管用吗?

疗效才是答案。

“有一位83岁的老妇人,因年龄大、体质弱、基础病多,再加上病情严重吃不下、睡不着,病人和家属都到了崩溃的边缘……广安门医院的齐文升主任尝试用中医的方法治疗她,每天查舌苔,问病情,辨证处方,按摩拍背……在这样的细致诊疗下,老人病情终于好转。中医药的确切疗效,让老人的家属从质疑,到折服。”王阶告诉记者,这样的案例有很多。

对此,身处抗疫最前线的全国政协委员、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马骏也有着深切的体会。

这次上会,她带来了关于《推进中医药进社区,助力推广“武昌模式”的建议》。马骏解释说,所谓‘武昌模式’是指在疫情初期没有疫苗及特效药的情况下,先以中医诊断方法迅速摸清疾病的共性规律,找到核心病机,确定通治处方,第一时间进行大规模社区用药的“中药通治方+社区+互联网”防治模式。

“建议推广‘武昌模式’,也是因为该模式在疫情防控期间,已被证明可以有效降低高危人群确诊率、阻断轻症患者病情进程、减少重症患者病亡率。”马骏说。

不只是在武昌,全国各地使用中医药抗疫的过程中,频频有好消息传来。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告诉记者,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全国中医药系统累计派出超过2000人支援湖北,湖北确诊病例中医药参与率达到75%以上,其他地区超过90%,可谓在多个层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其实,中医药抗疫拥有悠久的历史。

“根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的2000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了321次疫病流行。由于中医药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像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流行性乙型脑炎、非典、禽流感等几次重大的疫情救治工作中,中医药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补充道。

尽快补短板,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在肯定中医药抗疫作用的同时,培养更多高层次中医人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而要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才是根本。”黄璐琦向记者介绍。

他说,目前中医药高校在中医药传承和人才培养方面还不尽完善。比如:一方面,中医院校在追求多学科发展过程中过多追求规模,中医药特色建设并不突出,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中医院校“西医化”倾向;另一方面,中医教材过于哲学化、理论化,大多数中医院校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临床实践,科研、医疗、教学没有很好地融为一体,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受到较大阻碍。

“因此,建议国家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组建大学。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中国中医科学院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优势,针对当前中医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将全日制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紧密结合,进行长学制、分段式、导师师承制,加快培养一批中医药经典理论扎实、临床实践丰富,现代科技与传统知识兼备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黄璐琦表示。

补齐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基地条件建设,也是委员们的共同关注。

“全面回顾本次疫情的防控救治历程,发现在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基地条件建设方面存在明显问题:全国范围内没有中医/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专科医院,三甲中医医院的发热门诊和传染科病房条件建设不达标,各地西医传染病专科医院中的中医师人员缺乏、甚至连中药饮片药房与常用中成药都没有,这些环节都严重影响了在突发重大传染病防治面前中医药的第一时间介入与参与,难以及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作用。”唐旭东强调,应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建设,这样才能切实做到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提高我国防治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水平。

吴焕淦委员对唐旭东的建议很赞同。他也表示,应从体制机制上保障中医药及时、及早参与重大疾病防控。

“虽然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获得了多方喝彩,但目前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内还缺少常设中医专家组。这就导致了抗击疫情的中医专家组,常常是在疫情初期因需要才临时组织的,影响了救治效率。”吴焕淦建议,应将中医药列为疫情防控的“常备军”,以应对未来未知的疫情及其他重大疾病。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