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林委员:加强产业融合促进全面小康

2020年05月26日 10:38|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26日电

近年来,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渐成趋势,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农活”,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脱贫奔小康。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多地出现农产品滞销现象,越来越多的农民积极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

通过调研发现,农村产业融合虽然取得很大进展,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但进一步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一是利益联结不紧。我们分析调研案例发现,大部分融合主体的利益联结比较松散,有稳定利益联结机制的仅占28%。二是要素供给不足。“用地难”仍是最大的瓶颈制约,土地综合性规划中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非常有限,不能满足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休闲农业设施建设需要,融资难融资贵、人才短缺等“老大难”依然让人犯难。三是龙头企业不强。企业带动力弱,产业融合程度浅、质量不高。在全国500强企业中,涉农企业仅12家,能够辐射全国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并不多,多数县(市、区)缺少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

一、 强化利益联结,确保农民收益。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在尊重市场规律和强化企业责任前提下,建立全部经营主体在融合发展中权利对等、责任对称、互惠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产业链的参与者、建设者、共享者。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风险基金,发挥好农产品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对于风险规避的作用。优先支持农业合作社等与农户具有天然密切联系的经营组织,带动农户共同参与融合发展。

二、 完善供给政策,突破要素制约。当前特别要加强土地供给保障,对融合发展中农业生产用地、工业生产用地、服务业用地进行统筹考虑,在坚决制止违规占用农村土地建房的同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要优先用于产业融合项目或园区。完善三产融合发展项目用地管理,针对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不同类型项目,实行差别化的土地管制政策。另外,还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

三、 发挥龙头作用,增强融合动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提升企业融合资源、开拓市场能力,示范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延伸产业链,向前对接农产品生产基地,向后打通农产品营销渠道,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以龙头企业为平台提升价值链,向农户提供覆盖“种养加、产供销”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服务,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优化供应链,引导各生产主体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不断增强供给侧的灵敏性有效性。

编辑: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