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蔡晓红:让“重离子治癌技术”造福更多患者

2020年05月27日 00:38| 作者:本报记者 王聪 通讯员 朱亚龙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重离子治癌效果很好,但从目前运营情况看,由于治疗费用偏高,很多经济拮据的肿瘤患者仍然得不到这项新技术的治疗,应尽快将其纳入医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蔡晓红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她提交了将重离子治疗技术部分纳入医保的提案,目的就是让那些贫困户和低收入家庭患者能够治得起、治得好。

重离子加速器装置从科研设备到医疗器械产品的转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作为重离子治癌装置标准资质工作组组长,蔡晓红委员全程参与了该项目的上百项指标检测、临床试验,从2014年4月开始设备安装,到2015年12月底引出碳离子束;从2018年5月由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完成注册检测,到2019年9月29日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审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实现了国产重离子治疗设备零的突破。历时5年多,其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难以为外人所知。

“把重离子设备运行好,服务更多的肿瘤患者,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让肿瘤患者不用预约排队就能接受重离子新技术的治疗。”这是蔡晓红委员的心声。在重离子治癌技术正式投入市场后,蔡晓红委员发现,由于这项新技术的治疗价格较贵且没有纳入医保,无形中让很多家庭条件困难的肿瘤患者无法接受到这项新技术的治疗。为此,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她特地提出了《关于将重离子治疗技术部分纳入医保的提案》,力争让这项技术造福更多患者。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能尽自己所能推动这项利国利民的项目不断向前走,真是特别欣慰。”蔡晓红委员说,她与‘重离子’的缘分还将一直延续下去,直到‘重离子’能造福于所有的肿瘤患者。

编辑: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