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坚持打品质和环保牌

2020年06月03日 19:38|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坚持打品质和环保牌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武钢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7年来,“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规划走向实践,从愿景转化为现实,进展和成果超出预期。截至2019年11月,中国已与16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一系列成果,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投融资平台全面运转,政策沟通不断深化,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各领域合作广泛开展,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向高质量发展方向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的开放性、包容性不断增强,并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

“一带一路”在能源领域的成绩可圈可点

在能源领域,“一带一路”成绩可圈可点:2016年至2019年11月,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投资总计1733.9亿美元,带动当地就业超10万人,惠及人口超300万。其中投资石油项目330.2亿美元,投资天然气项目382.6亿美元。中国企业在海外煤炭合计投资与工程承包金额354.6亿美元,在电力项目上投资368.6亿美元;中国可再生能源海外投资与项目承包303亿美元。

作为中国最早“出海”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商,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风科技”)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在以实干精神推动“一带一路”落地的过程中,不仅自身得到发展,也向“一带一路”沿线乃至全球各地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能源,践行可持续发展承诺。

“一带一路”有着深厚的“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渊源。历史上的古丝绸之路已将中国和世界连接起来。进入新时代,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重要倡议,是历史文化的传承,符合世界各国的愿望,更符合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美好愿望。

以金风科技在巴基斯坦的项目为例,我在巴基斯坦金风援建的风电场,曾亲耳听到当地业主不止一次公开表示感谢:“‘一带一路’为我们送来了‘中国制造’,也送来了未来发展的希望,风电场建设不仅缓解了巴基斯坦缺电的现状,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通过丝路基金的贷款帮助,我们完成了项目,也为未来持续发展积累了重要资金基础。”

目前,金风科技已在全球布局金风北美、南美、欧洲、非洲、澳大利亚、亚洲、中东北非等7个片区,设立8家海外全资子公司,业务覆盖全球6大洲25个国家。截至2019年年底,金风科技在海外累计装机量已达233.97万千瓦,包括2019年新增66.14万千瓦,装机台数近3.6万台。凭借性能优异的产品、高效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金风科技获得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伙伴认可。

金风科技国际化的成功经验就是属地化发展

作为一家风电企业,金风科技通过和国内以及当地企业合作,连续多年出口风电机组,风机出口量已占到国内风机出口总量的54%。我们希望,太阳升起的每一天,都有金风科技的风电机组竖立在全球各地迎风转动,为世界每个角落源源不断地送去绿色清洁的能源。

金风科技是带着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美好愿望走出去,金风的国际化理念就是要属地化发展,我们每到一个国家,尽可能地把我们的资源与当地全面融合,尤其是对欠发达国家,我们会加大属地化扶持和技术能力培训的力度。比如说我们在巴基斯坦和巴西等国家,均建立了当地的维修队伍,手把手地培养当地居民学习技术,还组织他们到中国来学习进修,学习风电技术。为了配合巴西等地服务维修业务开展,金风科技专门研发了符合当地需求的检测设备发送到当地,配合当地的维修服务业务发展。目前,已经有一批属地化的维修技术人员,能够独立开展维修运维业务。

为了更好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人文生活,金风科技帮助解决当地人口就业的同时,学习和遵守国外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习俗,积极融入当地社区,支持当地社区公益事业发展,造福当地居民。

金风科技坚持“人才属地化”的国际战略,在巴基斯坦、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雇佣当地外籍员工和专家,助力解决当地就业问题的同时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金风科技正逐步探索从“雇佣简单劳动力”到“雇佣当地技术和项目管理人才”的模式转型,积极推动属地化人员能力培训,帮助其掌握风电运维及项目管理知识,更好与国内员工配合完成服务运维。

不仅如此,金风科技还将自身积累的风电技术分享给当地社区,增强当地民众对风电项目的认识,提升当地社区绿色环保意识和风电技术水平;出资修建公路、广场等设施,为当地居民出行和休闲娱乐提供便利。

比如,在厄瓜多尔,金风科技通过当地慈善基金会为风电场附近小学生捐赠文具和玩具,员工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教授基础汉语课;在智利,金风科技为项目周边小学捐赠衣服和学习用品,资助当地贫困学生;在巴拿马,金风科技为当地棒球队捐赠急需的运动器材,员工志愿者利用业务时间教孩子们学习棒球;在泰国,金风员工与当地居民共同植树迎接雨季;在澳大利亚,Cattle Hill风电场项目对澳大利亚当地的濒危动物袋熊进行迁徙保护,并安装IdentiFlight发射塔和基站,在塔顶架设光学装置,减少风机运行对楔尾鹰的影响……通过这些切实的措施,金风科技赢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地社会公众的信任,也让清洁的风能利用形式被更多的人接纳和支持,这些都是金风科技为共建绿色“一带一路”采取的切实举措。

“抱团出海”要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

结合金风自身多年的国际化实践,对于风电行业“走出去”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我建议在坚持“一带一路”倡议总体方向不变的基础上,对“一带一路”倡议更好落地,制定更为明确的标准和细则。具体如下:

第一,建议对“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及的相关行业予以细分和明确。对指定走出去的行业,设置出口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和企业门槛,鼓励拥有国资背景或者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走出去”。同时设定节能和绿色制造及施工的环保标准,保证出口产品和服务质量,保证企业口碑和中国国际形象。

第二,鼓励企业“抱团出海”,尤其是关联度较高的企业。这方面经验可借鉴当年日本企业“抱团出海”的经验,避免散兵游勇,各自为战。“抱团出海”应该是龙头企业发挥在资本、信息、渠道、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带动一批配套企业,同时资本加产业、建设加运营紧密结合,构建全产业链战略联盟,形成综合竞争优势。同时,可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境外产业集聚区、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区、经济特区等合作园区建设,这也是带动国内企业集群式走出去的重要路径。

第三,政府应制定合理的规则助力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是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的行为,企业需要“抱团出海”,政府也需要抱团管理,从外交、财政、商务、公安各个部门协同发力,为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环境。抱团的最高层次在于协同,协同的难点又在于考核和利益。在企业“抱团出海”中,政府应该在制度设计上,以专业化的管理推动企业协同。

此外,政府应努力创建一个互认的标准、技术和文化体系。在这一体系下,企业产品和服务“走出去”能更容易被认可,减少因标准技术和文化差异产生的沟通困难乃至贸易壁垒等问题。

第四,以高质量的舆论宣传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未来应在宣传方面主动引导、积极应对,构建高质量舆论宣传体系。挖掘“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感人故事,展现“一带一路”成效。还可根据当地民众需求联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地媒体合作,实现与当地受众的对话。

总之,面对一个形势更加复杂、变化更加深刻、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需要以健全的制度体系为基础,以强大的风险管控能力和良性的国际舆论生态为保障,企业和政府形成“合力”,通过国内外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大目标。

委员名片:

武钢

全国政协委员,担任A+H上市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世界风能协会WWEA顾问。曾任新疆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中国风能协会副主任,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武钢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7年开始投身中国风电事业,具有30年丰富的风电技术经验及行业背景知识,是中国风电事业先驱者之一。

武钢在科技创新及清洁能源领域的卓越贡献获得了各方肯定,1993年荣获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金风科技成为风电行业首家荣获“全国质量奖”的企业。


编辑: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