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醉心书法,服务大众

纪念秦天孙先生诞辰110周年

2020年06月30日 19:47 | 作者:俞越 | 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 

 6月17日,“纪念秦天孙先生110周年诞辰书法展”在杭州市中山中路466—1号钱塘书画研究社展厅举行,展出秦天孙先生不同时期创作的书法作品40余幅。此外,由宋涛主编、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秦天孙书法精萃》同期首发。书中作品除家藏外,部分为钱塘书画研究社藏品,部分为任子生先生藏品。展览截止至6月30日。

为更全面、深入了解秦天孙的书法艺术,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本书主编、西泠印社理事、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杭州书法院院长、杭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杭州师范大学书法硕士生导师宋涛,请他谈谈他眼中的秦老。

美术报:宋老师,此次“纪念秦天孙先生110周年诞辰书法展览”顺利开展、《秦天孙书法精萃》也同期首发,作为本书的主编,想请您聊聊出版这本书法精萃的初衷。

宋涛:2019年夏天,我和钱塘书画社秘书长阮振亚在聊到钱塘书画研究社的活动时,得知今年是该社创始人之一秦天孙先生诞辰11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搞个纪念活动,缅怀先贤,也是我们后学的应情之义。形成共识后,我们征求了其后辈的意见,也得到支持。于是我们就开始收集书稿,请金鉴才老师题签,郑竺三、钱伟强老师撰文,边收集边编辑,现正式出版了。

我与秦老颇有渊源,我们相识于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我才二十几岁,在杭州市委统战部工作,而秦老已退休,但仍在民革杭州市委员会隶属的钱塘书画研究社担任副社长兼秘书长,积极配合社长江天蔚先生主持日常工作。因为书法,我们交往颇多,建立起深厚的情谊。秦老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他为人谦虚敦厚,平易近人,素有大家风范,渐渐的我们成为了忘年之交。

现在,我们以展览、作品集来纪念他,也是希望我们能更好地继承老一辈书家的优秀传统,做一个高尚的人,牢记艺术为时代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

美术报:您对书法研究颇深,涉猎的书风也比较广泛,能否谈谈秦老的书法艺术?

宋涛:你客气了,我生来愚钝,研究也不够。至于秦老的书法,功力较深,有着传统的俊逸流美、风神潇洒的艺术特点。我和秦老相识相交的岁月中,感受到他和蔼可亲,在和他闲聊中也了解到,他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少年开始以碑帖为师研习书法,70年来临池不辍,直到晚年依旧是临帖、创作并举。王铎曾说: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临帖是对古人法帖的学习和追摹;而“应请索”则是讲的创作。搞书法必须临帖,即使你的创作达到了一定高度也不能放弃临帖。老一辈书法大师,如潘天寿、沙孟海、陆维钊、陆俨少,他们一生临帖不辍,以达到在继承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秦老书法从“二王”入手,后又涉猎赵孟頫、董其昌等,几十年钻研、创作、总结、提炼,正因为他有这样的坚韧不拔的精神,用心治学的态度,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书法特点,夺人眼球。

美术报:秦老除了书法之外,还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宋涛:古人常说,书品即人品。书法是人品修为的路径,人品是书法提升的境界。秦老人品高尚,淡泊名利,他无数次婉拒各方面发出的担任名誉职务、写入名人名录等邀请;对于自己获得的那些在别人看来十分值得称道的荣誉总是缄口不提。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创作了无数件为人喜爱的作品,却不要什么耀眼的头衔。钱塘书画研究社社长之职,也是在众人推举下,情面难却才应允的。他说,社长之职,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于是他提出了“固本葆正,兼容创新,恒毅自强,艺术振兴”的立社宗旨。自己率先垂范。一方面带领社员积极开展书画艺术研究与创作,不断提升社员的书画艺术水平和创作能力。另一方面,带领社员到社区、军营、学校为人民服务。虽然已是高龄,他不仅组织社员作品到全国各地参展,还送到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开展艺术交流,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许。这种醉心学术、热心奉献、无心名利的高蹈自守,值得我学习与发扬光大。


编辑:杨岚

关键词:书法 研究 创作 秦老 书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