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大家谈 委员有话说 政协人语 同心论坛 议事厅 微言大义 望海楼札记

首页>要 论>委员有话说

周树春:让世界读懂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

2020年07月03日 18:41 | 作者:周树春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在14亿人口大国消除绝对贫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举。怎样呈现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要站在时代高度,面向世界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让世界读懂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

牢固树立作为世界减贫“最大贡献者”的中国形象。首先,要讲清楚中国反贫困的历史性跨越。作为曾经的最贫穷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现代史上无可争辩的“减贫巨人”。上世纪80年代后的30多年,中国累积减贫8亿多人,以占世界1/5的人口贡献全球七成以上的减贫总量。同时,要讲清楚攻坚克难的现实挑战。国际经验表明,最后10%的贫困人口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减贫脱贫的“难中之难”。2012年底后,中国减贫90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几降到接近归零。今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这么短时间实现这么多人口脱贫,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最鲜明标志。

深入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理念。一位美国学者对中国的“脱贫攻坚”感叹不已,认为这是“最精彩的中国故事”,也是“瓦解关于中国的偏见、改变对中国认知的最强有力的叙事”。因为,“它最强有力地表明了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对待人民的态度”。比如,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把一个基于“确切时间表”的减贫目标作为自己的施政纲领并作出郑重的承诺。“人民”二字是中国扶贫故事的灵魂。彻底改变亿万贫困人口的命运,就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最生动实践。同时,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我们要始终把人民作为脱贫攻坚故事的主角,书写人民创造历史的时代记录。

充分揭示“大扶贫格局”中蕴含和显示的中国力量。集中统一领导,对口支援帮扶,全社会广泛参与——啃下最后的“硬骨头”,靠的是制度优势。不久前,“悬崖村”视频再度刷屏。这一次,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的四川凉山直过民族群众,从海拔1600米的大山搬到县城里的楼房。在84个彝族贫困户“下山进城”这个缩影的背后,是“十三五”期间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规模的1000万贫困群众,通过“搬迁脱贫”走向新生活的恢弘图景。同样,随着胡麻岭段高风险施工难题被攻克,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构想的“兰渝铁路”,在反贫困大决战中全线贯通。从“悬崖村”告别绝壁上的天梯,到胡麻岭高含水地质中打通的隧道,让世界看到的是中国攻克“贫困堡垒”的强大意志。

客观反映以社会变革为底色的中国国情。脱贫攻坚作为具有特殊内涵的社会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演进逻辑的必然延伸。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是脱贫攻坚的叙事背景。30多年的持续消减和“最后一公里”的攻城拔寨,带来的都是社会面貌的深刻变化。另一方面,在脱贫攻坚中走向全面小康的中国,破解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的历史性课题,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我们要把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的“两个没有变”,作为展现真实、立体、全面中国的重要视角。

努力打造新时代贫困治理的中国话语。消除贫困是人类面临的历史任务,也是困扰世界的现实话题。长期以来,从“什么是贫困”到“怎么消除贫困”,西方形成一套占据主导地位的话语体系。全球减贫格局的演变将推动构建新的反贫困理论。中国减贫扶贫脱贫的实践创新,蕴含着丰富的贫困治理话语资源。我们要围绕“精准扶贫”这一新型贫困治理模式和科学理论体系,在讲好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过程中,构建面向世界的中国特色扶贫话语体系,不断提升贫困治理国际话语权。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日报社总编辑)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