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全国政协常委董恒宇:“三协同”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2020年07月07日 10:00 | 作者:李元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当前,农村发展目标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轨,扶贫济困方式由短期攻坚型向长效常态化转变。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焕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机制、完善脱贫致富的长效带动机制、强化脱贫致富的政策促进机制。”全国政协常委、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董恒宇说。

在董恒宇看来,我们要进一步焕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机制,通过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帮扶,让贫困群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如,通过乡村讲堂、脱贫典型报告团等措施,强化多层次的舆论宣传和实践教育,推进脱贫增智、提升精神文化素质;在扶贫项目实施中,设置帮扶对象参与协商、参与劳动,通过干中学不断积累技能,同时提振信心。

如何进一步完善脱贫致富的长效带动机制?董恒宇表示,目前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产业规模小、同质化竞争,附加值不高、带动力不强等问题。“在继续传承有效方式的基础上,对脱贫攻坚过程中形成的扶贫产业、扶贫园区、扶贫基地等有效载体,消费扶贫、电商扶贫、资产扶贫、生态扶贫、旅游扶贫等有效模式,资金整合、科技支撑、对口帮扶等有效手段,继续坚持并努力深化,以便长期发挥作用。同时,通过科学规划利用独特资源禀赋,引领差别化发展和集中化突破。如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依托优势把黄牛产业作为扶贫产业,黄牛存栏80万头、年交易60万头,成为全国黄牛第一旗,农牧民人均黄牛产业收入5200元,通过黄牛产业脱贫1.06万户。”董恒宇这样说。

董恒宇继续举例,如内蒙古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把全区66%的农牧户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发展中得到的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45.3%,其中24.4万贫困人口从产业利益联结链条中受益,保就业、保民生,效果十分明显。“这种以强化主体带动,把农牧民安顿在自己的土地上就业致富的模式值得肯定。”董恒宇补充道。

谈及如何进一步强化脱贫致富的政策促进机制时,董恒宇表示,一是要深化改革。如,进一步完善农村牧区承包地、草牧场“三权分置”制度,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牧民房屋使用权制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及交易制度等,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建立制度机制。二是政策倾斜。增加对扶贫产业的财政投入支持,提高投资效率,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对扶贫产业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补贴、用地、用电等政策。因地制宜创新政策支持模式,比如对于西部牧区加大草原生态补偿力度,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等。三是保障兜底。扩大对贫困地区和特殊困难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提升社会保障、社会保险、最低工资、救助救灾等标准,防止因病因灾等返贫。

编辑:秦云

关键词:机制 扶贫 董恒 恒宇 产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