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政协协商

应对“天灾”,别怕!

2020年07月13日 09:34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7月13日电(记者 崔吕萍)近期,洪涝灾害已导致我国1770.7万人次受灾,84.8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7月4日以来,21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2条河流超保,19条超历史纪录。太湖持续15天超过警戒水位。截至发稿,水利部将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面对这轮“天灾”,4位与防汛救灾密切相关的全国政协委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带来了防汛救灾的新进展、好消息和长远建议。

“城市变孤岛?我管你!”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兴凯一刻未休息。白天主持参与院里的工作会议,晚上思考如何以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应对当前洪涝灾害。

“这些天,我有3个直观感受:一是我国雨情、汛情及其灾情的监测预警预报基础能力显著增强;二是应急风险分析研判、会商调度、指挥应对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三是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两年多来的应急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来,应急管理部建成应急会商调度指挥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全覆盖;打破‘信息孤岛’,建设应急管理‘信息云’和云平台取得重大进展;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建成煤矿安全线上调度系统等,这些在抗击疫情、近期防汛救灾中经受住了检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张兴凯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和近期洪水,让很多业内人士认识到,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已显得极其重要和紧迫。

为此,张兴凯建议:可根据产业“升级换代”技术更新和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将工业互联网应用于工业活动的应急管理,重构一个行业领域的广域工业,激发生产力要素活力,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形成“工业互联网+工业应急”技术体系;以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和安全应急效能为目标,基于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系统安全、风险管理、情景构建等技术和方法,从“云”“数”“网”三方面构建城市安全应急“智慧化”平台;基于5G实现多维度的快速安全数据采集传输,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进行多维度、多重、复杂变量的风险识别,基于人工智能快速研判风险,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融合系统安全理论和方法,再创新地震、地质灾害、水旱灾害、疫情、森林火灾、生产安全等重大风险监测预警预报技术。

“洪水冲走家当?我保你!”

“截至7月10日,广东、广西、江西、重庆、四川、湖北、安徽、贵州等灾情较为严重省区因灾共接到理赔报案18.6万件,估损金额56.2亿元,已赔付20.9亿元。”在接受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带来了最新数据。这其中,周延礼特别举了广东省的例子:“强降雨触发了广东多地市的巨灾指数保险赔付。2020年度,广东省巨灾险保费收入约2.8亿元。截至7月5日,广东省巨灾指数保险预计赔付2.9亿元,已赔付2.17亿元,可以说,保险业有力地支援了当地政府的抗灾救灾。”

“有不少赔付案例让我很感动。比如说,有一天,湖北荆门市交警支队122指挥中心接到报案,一对中年夫妇在生态运动公园南侧被困,水即将淹至车顶,两人无法从车内逃出,人保财险荆门市分公司警保联动的理赔人员接到调度电话后立即出发,及时赶到现场对市民展开救助,涉水来到车旁敲碎车窗,将中年夫妇从车内成功救出;再比如说,四川合江农户因强降雨受灾,农户饲养的育肥猪、能繁母猪、鱼被洪水冲走,中华财险四川合江支公司以最快的速度清理承保标的受灾损失,还主动到现场理赔了洪水冲走育肥猪5头、能繁母猪4头以及被淹鱼塘15亩,支付保险赔款近2.7万元,这对农户来讲是雪中送炭。”

灾情当前,报理赔;洪水退去,保生产生活。周延礼建议,未来,应积极协调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研究出台地震、洪水、台风等巨灾保险的支持政策,支持指导地方政府结合当地特点积极开展巨灾保险试点,健全完善巨灾保险制度,推动巨灾保险普及,更好发挥保险在地震、洪水、台风等巨灾中抗灾救灾的作用。

“大雨几点几分来?我提醒你!”

“预计从当前至7月18日,云南西北部、四川东部、重庆、贵州东部、江汉南部、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黄淮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雨量有150~300毫米,局部地区可能超过400毫米;上述大部地区累计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8成,部分地区偏多2倍以上。”在接受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朱定真仍不忘提示大家,注意水患。

在广西桂林,暴雨预警实现了未来3小时预警区域精准到乡镇级别,雨量预报精细到毫米;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约50名网格员担任灾害预警员,在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拉网式巡查,气象部门通过“网格+气象”平台建设,第一时间向网格员(灾害预警员)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全力提高基层网格应对气象灾害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防汛抢险,天气预报是第一道防线,我们欣喜地看到,各地创新预警模式,给地方政府和百姓留出了应对暴雨的时间。”朱定真这样说。

而针对汛情对经济生产、人民生活产生的影响,朱定真也给出了3条建议: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各项责任制,时刻保持实战状态,确保防汛人员队伍组织到位、任务落实到位、制度执行到位;二是深化部门合作联动,形成综合防灾减灾合力,进一步加强与应急管理、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会商、联合预警、联合发布,加强与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城市运行管理部门沟通协作,确保各行业安全运行;三是企业要根据当地汛情和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做好应急预案防灾预案,特别是文化旅游和景区管理部门要密切联动,做好进入山区、河道景区游客的风险教育和应急管理。

“断水断电断网了?我守护你”

早在今年4月15日,国资委与应急管理部就联合召开过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对应急救灾工作提出要求。7月3日,国资委印发《关于切实做好防汛应急准备工作严防发生各类灾害事故有关事项的紧急通知》,要求各中央企业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完善预案。同时要求企业服从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发挥人才、技术、装备优势,做好参与社会抢险救灾的准备。

7月11日,长江水利委员会决定,减小三峡水库出库流量至1.9万立方米每秒,减小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至500立方米每秒,后续将根据水雨情变化,滚动会商,及时优化调度方案。与此同时,水利部调度长江上游金沙江和雅砻江水库群配合三峡水库联合拦洪,减小汇入三峡水库的洪量。“这既充分说明了三峡工程巨大的防洪拦蓄作用,也为长江中下游实施拦洪错峰调度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国资委原副主任徐福顺这样说。

房子冲塌、断水断电断网、公路铁路受损、泥石流和山体塌方……这些天,央企员工奋战在解决这些险情的一线。而据徐福顺了解,在今年的抗洪抢险过程中,很多企业的科技优势被发挥出来了。

“比如,航天科技所属中国卫通、中国四维紧急调配卫星资源,保障了受灾地区基础通信的应急需求,配合完成了包括中国移动抗灾超级基站、应急通信车在内的多次卫星通信应急保障工作;航天科工湖南航天远望公司利用JL-100型系留艇,在驻空监测防汛抗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搭载的监控系统监视5km范围内的洪灾、堤坝、人员落水等情况,为防汛方案制定和人员解救等工作提供清晰画面和实施跟踪数据……”眼下是7月中旬,离汛期结束还有段时间,徐福顺希望,这些来之能战的高科技“预警救援队”,能战无不胜。

“这次抗洪抢险的一个启示是,我们还应着力提升应急装备科研能力,针对应急保障高端装备、多功能多用途通用装备短板,要结合央企优势,组织开展研发攻关,特别是在军民融合领域,加大‘军转民’‘民参军’力度,提升特种装备整体水平。”徐福顺这样建议。

“同时,要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在抗洪抢险中的应用,我建议,研究建立重大公共安全应急情况下数据共享、中央企业发挥独特作用机制。提升中央企业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利用大数据的能力,为应急情况下发展趋势预测、防控策略选择提供有力支撑。”徐福顺这样表示。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应急 防汛 救灾 预警 管理

更多

更多